中国旅游报社主办
公司主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直播长城(第二集)丨丝路长城 文明交融的丰碑
【详情】
沿着沥青路徒步向前,绕过几片竹林,不经意间,一座高大的牌坊映入眼帘,其后数条石砖路兜兜转转地向下绕去,高高矮矮的房屋紧紧地围在周边。我再一次来到鱼咀村,这个坐落于广东省英德市浛洸镇的艺术村。
江苏宜兴丁蜀镇被称作“陶都明珠”,一向盛产紫砂陶。其中,任墅村更是体验紫砂陶文化的好去处。
穿过苍翠的山峦与幽长的隧道,终于到达福建屏南龙潭村。南国秋日的底色泛起了金黄。
阳光穿过树林,从一枚鹅卵石滑向另一枚,在村口的黄泥墙上撞出无数个自己。那些光与悬挂的蓝染彼此映照呼应,也与无数陶器一起,在邛崃山脉中神秘地呼吸。
天空高远,阳光灿烂,山岗绵延,秋色微染。从浙江台州黄岩城区出发,一路向西。开阔的田野沿着公路倾泻,网状的田埂勾勒出大地的筋脉。山坡上,成片的林子中开始点缀上夺目的鹅黄、土黄、橙红。有片片庄稼相伴,房子随着山势和树木交杂,一起扎根、生长。
一切过分熟悉。我来自闽南,而岭南的气候与闽南太过相似。我长大的城市客家文化深厚,巧的是,鳌湖艺术村曾经也是客家村落。一排红砖绿瓦的老宗祠上,剪瓷塑出的二龙戏珠,我故乡的老宗祠也有一对。
在贵州大学上学时,我们就常在课余去这里游逛,其实也不为别的,就只想亲近此处最具浪漫情怀的山乡美景:细瘦的村道那头是长满青苔的红砖瓦房,耸入云霄的大烟囱孤零零地站在瓦房深处,走了很长的路也遇不见一个人,只有越刮越猛的山野秋风一阵阵打在后背,古树枝摇叶落,枯叶飘落的飒飒声从头顶传来……这寂美的山村恰被我们当作了校园青春最浪漫的恋爱场,与心仪的她或他在这里窃窃私语,只有山鸟听得到。
川南橙黄橘绿的时节,沿着龙泉山脉的走向,我们来到乐山市井研县蒲亭画村,探索这里农民画一纸风行的秘密。
出甘肃秦安县城向北,沿着葫芦河逆流而上,距离县城不足六公里处,河的东边,有一个名为石节子的村庄。我们没有想到,竟会在这里邂逅一家乡村美术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多有归隐南山的梦想。传世诗文中的“南山”,有时候指隐居胜地终南山,大多数时候并非确指,而是一种隐逸情结的代称。所以从古至今,以“南山”命名的地方多如牛毛。南山南山,听着便自带一股风雅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