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社主办
公司主页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 >
“今年春节假期,富含古典文化韵味的国潮与汉风为人们的假日生活增色添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涌入河南洛阳,大家身着汉服、游览古城、观赏花灯,欢度佳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在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沉浸式体验正成为洛阳文旅发展的新亮点。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杨洋在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介绍,她特别关注在文博场所普及同步字幕,丰富听障人士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听障人士更好领略祖国的发展变化,感知祖国的大好面貌”。
韩子勇建议,认真分析和把握非遗“保护”和“保存”的区别,对已有名录体系进行深入分析,突出重点、亮点、契合点、共同体,重心转向集中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代表性项目,求同归类,突出主题,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持续发力。
“我们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炼、活化、体验工程,让历史文化可观、可感、可玩,推出富有文化底蕴的文旅项目和产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凤玉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经验的丰富,大众旅游不断升级发展。作为旅游企业,要关注大众多元化旅游需求,应对融合发展新挑战,助力全行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业态,演艺新空间近年来蓬勃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在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议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培育一批具有产业集聚力、消费拉动力和广泛影响力的演艺新空间,培育文娱旅游新消费增长点。
“美丽的彝乡不仅有绿水青山,还有特色鲜明的彝族文化。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彝乡,感受彝乡的生活,购买彝乡特产。作为彝绣传承人,我要传承好彝绣、设计更多游客喜爱的产品,宣传家乡,让更多游客到彝乡吃彝餐、穿彝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乔进双梅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说。
“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文旅业态高质量发展,必须找准最具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符号,而中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非遗+旅游’正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生动实践。”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说。
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央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意见,进一步弘扬妈祖文化,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今年全国两会,曾云英提交了《关于发挥妈祖文化在两岸融合发展中独特作用的建议》议案。
近年来,景德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千年陶瓷文化底蕴,全力打造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依托自身独特的陶瓷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绿色生态禀赋,精心做好“陶瓷+”文章,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生态价值、激发产业活力,努力在探索实践中绘就生动美丽的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