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社主办
公司主页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 >
“树上结的是杏吗,秋哥,可以吃吗?”一个稚嫩的童声问道。话音未落,只见一个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人快速爬上栏杆,踮起脚尖、扒开树枝,摘下五六颗杏递给孩子,憨憨地笑道:“宝贝,你尝尝,告诉秋哥甜不甜。”
在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万盛老街,一排古色古香的门店中,有一间特别醒目。门楣左右分别插着一面红底黄旗。旗子上,“先奎棕编”4个字十分亮眼。这就是重庆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巴渝棕编(老黑山传统棕编)传承人王先奎的棕编工作室。
初夏时节,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石龙镇陈湾村的丹峰生态农业园满眼翠绿,瓜果飘香。适逢周末,来此休闲观光、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络绎不绝。
初夏,在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五竹镇鹿鸣谷农业观光园见到景区负责人浪小宏时,他的肤色看上去比冬春时节黑了一些,显得更加沉稳。忙碌且充实的生活让这个西北汉子褪去了刚参加工作时的青涩,愈发成熟。作为景区负责人的浪小宏,还有着另一重身份:渭源县科学技术局派往该农业观光园的科技特派员。
5月11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网宣布,因在旅游知识创新与传播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向保继刚授予第16届尤利西斯奖。保继刚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中国内地学者。
记者11日从中山大学了解到,该校旅游学院教授保继刚因在旅游知识创新与传播方面做出卓越贡献,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授予第16届尤利西斯奖。
“春光无限好,正是出游时。”今年五一假期,广大人民群众探亲访友、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需求高涨。连日来,广大旅行社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为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默默付出,以暖心服务守护“诗与远方”。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般游客大多对书法碑刻的兴趣不大。所以,当听说有一位西安讲解员通过讲解碑林吸引了64万粉丝,记者充满了好奇。
宽大的桌面上杂乱摆放着原料、成品还有各种工具,桌旁,一个人戴着厚重的老花镜,一手按着葫芦一手拿刀,在葫芦表面慢慢刻画,很是专注。只见她落刀稳劲有力、恰到好处,不多时就在葫芦上刻了一幅富有意蕴的山水画。这位技艺精湛、雕功深厚的人,就是兰州刻葫芦省级非遗传承人、兰州阮氏微雕艺术第三代传承人阮琳。
红色安全帽、深蓝色工装、迷彩裤,一脸憨厚的笑容……这是记者对“中国好人”刘锋的第一印象。作为一名景区保洁人员,20年来,刘锋坚守岗位,为湖南邵阳崀山景区的干净卫生、游客的满意而归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去年9月,在湖南省文明办、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发布的“湖南好人·最美景区人”特别榜单中,刘锋位列其中。今年1月,刘锋作为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出现在中央文明办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