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社主办
公司主页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传承巴渝文脉 展现长江之韵
近年来,巴南区推进滨江景观长廊建设,辖区长江岸线焕发新光彩。如今,这条集休闲、观 ... 【详情】
以书为舟 “阅”游山河
今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正在火热开展,各 ... 【详情】
消博会上好物多 “诗和远方”很精彩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近日在海南举办。今年的消博会以“ ... 【详情】
教育的意义不应局限在课堂之内,也应延伸至校外教育活动的广泛领域。研学旅游通过将课堂知识与现实世界相结合,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同时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从实践价值与实践路径两个维度,系统探讨研学赋能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新时代,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深远意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凭借其独特优势,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为非遗话语体系构建及传播提供了新机遇。
非遗音乐承载着民族文化基因,在文旅融合中,非遗音乐进课堂的实践探索在为传统艺术延续生命力的同时,也为教育领域注入了新活力。因此,要以更开放多元的姿态推动非遗音乐融入教学,以赋能文旅资源利用,打造特色音乐课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非遗魅力,书写非遗音乐传承的新篇章。
从2024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启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以来,至今已发布241部推荐剧目。
挖掘在地文化基因的微短剧《龙行龘龘》,将常州的城市地标与非遗技艺融入剧情,通过文化传承的创新表达,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生命力;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微短剧《傲娇村长来自斯坦福》,带动了一波“村游”热;用AI技术演绎中国古典文学《西游记》的微短剧《美猴王》,成为连云港文旅新名片……近两年,微短剧这一新兴文艺形态在江苏各地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展现出“百业+文旅”的无限潜能。
“咔嚓”一声,一张泛黄的报纸徐徐吐出,北京市民李小芳手握刚出炉的《大美阿坝纪念报》,惊叹于报纸上自己身影与阿坝美景的融合:“30秒就能生成复古的纪念画报,这玩法既有情怀又够时髦!”
赏春花、沐春光、踏春行……春日融融,消费升温,一幅幅“人随春好,春与人宜”的画卷在各地徐徐铺展开来,映照出活力四射的文旅消费。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了活动的基本思路、总体安排、主要任务、工作要求,提出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开展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
4月28日,广东省深圳市正式发布2025“Amazing Shenzhen”全球旅游计划。此项计划是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商务局联合推出的年度重磅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4月28日,“有福之州 畅游五一”——“水韵榕城”福州文旅嘉年华在晋安湖举办。本次活动由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水为媒,精心打造水岸市集、水岸音乐会、水上运动会等活动,让游客全方位感受水韵榕城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