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关注 >
打造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阜阳样本”
为加速阜阳全域旅游格局构建,打造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阜阳样本”,9月20日,由 ... 【详情】
旅发大会机制再发力 河北旅游健步向前
近年来,河北各级旅发大会精准选择会议举办地,搭建旅发大会平台机制,聚合资源激发当 ... 【详情】
福建云灵山:不等不靠 积极自救
7月8日至10日,福建南平普降暴雨,各景区遭受到不同程度洪涝灾害。南平邵武市受上 ... 【详情】
发展文化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文化惠民、传统文化保护、全媒体传播四大工程,规划建设大河文明馆、中国水文博物馆等新十大文化设施。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重庆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打造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三大旅游品牌,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力争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 ...
笔者近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从今年开始,新疆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保护,维护和培育文化生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申报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力争“十四五”期间评出一批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发布了《疫情防控闭环管理“十严格”》等九项“十严格”措施,要求社区、公共服务场所、社会福利机构、文化旅游场所等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措施。其中,《文化旅游场所疫情防控“十严格”》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进一步与有关部门完善联防联控机制,督促文化旅游领域相关单位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预防疫情通过旅游活动传播扩散。
1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口岸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疾控中心通报了广东省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展,重点介绍了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活动及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相关安排。
1月2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银川到北京、上海、杭州、广州、郑州5个城市的直达高铁正式开行。其中,银川到杭州11小时37分,到北京西9小时11分,到郑州5小时32分,运行时间较之前的普速列车大大缩短。宁夏旅游行业纷纷抢抓这一机遇,丰富旅游产品,推出多种优惠政策,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坐高铁到宁夏旅游。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等倡议成为政府号召全民应对疫情的防控手段之一。为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中国年氛围,让身在外地的人民群众感受家的味道、年的味道,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于2021年春节假期组织开展“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活动。
近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成果评审会在成都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四川大学、四川省旅游学会等科研单位、院校、组织的专家,省级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省普查专家委员会专家等近50人,对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系列成果进行了评审。
昭苏县、布尔津县的雾凇游,阿勒泰市、博湖县的冰雪游,温泉县、高昌区的康养游,石河子市、第十师一八五团的红色游……这个冬天,新疆各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出的旅游产品丰富多彩。据了解,截至2020年底,新疆已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7个(含兵团)、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13个。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过程中,各地充分挖掘冰雪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资源,使新疆“冬游”产品供给更加丰富,产品体系更加完善。
近日,在太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提出,未来五年,山西要继续做优做深文旅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发展全域旅游,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品牌,打造核心景区,提升“游山西、读历史”的文化旅游整体形象,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文旅融合由浅入深,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用旅游兑现文化价值。行业价值日益彰显,形成一系列富有吉林特色的文化符号,深挖冰雪价值,发展冰雪旅游。会议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阶段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坚定不移走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建设旅游强省、冰雪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