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地方关注>

立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禾谷开始成熟,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而“晒秋”是农业“秋收冬藏”之中的一环,是将农作物收获后进行晾晒,以便长久储存。

在江西婺源篁岭村,“晒秋”是立秋时节刻进老一辈心底的习俗。每年这个时节,当地村民都要利用自家的房前屋后晾晒农作物,当地把这种农俗叫作“晒秋”。村民老房子里的竹匾里晒满了红辣椒、南瓜、黄玉米等农作物。随着农家晒匾中的色彩逐渐丰富起来,在梯田式古建筑的映衬下,白墙黛瓦间五彩斑斓的晒盘,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丰收“晒秋”图。

“以前年轻人在省外打工,一年也挣不到多少钱,听说家乡开发旅游后,便回来了。现在,大娘大妈在家‘零距离就业’,晾晒农作物也能有收入,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我们晒秋,晒的是丰收,晒的是美景,晒的是幸福。”篁岭村村民汪杏花表示,“我很喜欢这份工作,我每天可以用丰收的果实拼美景,可以唱歌、跳舞,很快乐、很开心!”

在晒工坊、五桂堂,游客们在这里可体验晒秋农俗的全过程,感受最原真的朝晒暮收乡村生活。同时,村民们还会举办一系列本土民俗活动,徽州婚俗、傩舞、徽剧、非遗板龙灯……让游客不仅可以沉浸式体验当地民风民俗,还能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今年以来,江西婺源篁岭村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下,紧紧抓住乡村旅游本质,打造原乡精神家园,在已成功塑造的“篁岭晒秋”“梯田花海”等乡村旅游IP基础上,不断挖掘乡俗、乡景、乡味、乡宿内涵,再造“中国乡愁体验地”乡村旅游IP,形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乡村美好生活意境与心灵归宿,从而吸引更多人在篁岭的乡宿、山野、田园中体验乡村慢生活,感受记忆里的乡愁韵味。

8月8日(立秋),江西婺源篁岭景区将举办第九届篁岭晒秋文化季开幕式暨首届篁岭国际网红节,晒秋文化季已经连续举办多年,是篁岭古村重要的传统文化盛宴之一。

据悉,晒秋文化季期间,在古村,随处可见婆婆们忙着切晒辣椒、南瓜等丰收农作物,游客还可参与,沉浸式体验晒秋农俗的全过程,感受最原真的朝晒暮收乡村生活。从古徽州民居里长辈的炒米糖、记忆中儿时才会出现的爆米筒,到晒工坊作坊里的各式各样记忆中的味道,再到深度还原过去年代的生产生活……篁岭古村的烟火气遍布村口街巷,既保留了乡愁韵味,也让游客们可以沉浸式体验晒秋人家的当地民俗。

除了各类乡土味十足的民俗小吃,在篁岭村,游客还可以品尝到由本地乡厨烹饪出的乡村八大碗、晒秋宴、长桌宴等地道乡村特色宴,篁岭乡宴蕴含着浓浓的乡情与乡愁,游客可深度感受婺源乡村宴席的风土人情。一场宴席就是一场相逢,在唇齿之间,展示着中国最美乡村的乡食文化。

外晒景观,内宿民居。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篁岭,在升级巩固原有特色民宿产品的基础上,打造了乡村秘境别墅——倚山居美宿,让乡村、老屋“焕”然一新,既保留了积淀深厚的乡村文化特点,不失原本韵味,又利用新的设计手法,打造出舒适而怀旧的风味乡宿。

如今,篁岭村把依山而建的徽派民居改造成高端民宿,最大限度保留建筑的原汁原味。当地还把“晒秋”文化融入旅游商品和美食,把晒干之后的各种农作物做成伴手礼,受到游客普遍欢迎。

人间烟火晒秋地,正是心安吾乡处。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传承着古徽文化、传统非遗、当地民俗,已经成为一处融合乡村生活、民俗文化和现代慢生活理念的“最美乡愁体验地”。

(图片由景区提供)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