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市民游客在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感受旅游的魅力、品味生活的精彩,收获‘诗和远方’带来的幸福和快乐。”7月15日,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热闹异常,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昌平区政府共同举办的2023年“旅游进社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主场活动在此举办,吸引了6000名社区居民前来打卡,86家旅游企业进行现场销售。
本次活动以“旅游进社区 欢乐进万家”为主题,聚焦暑期旅游,强化市区联动,贯穿旅游旺季,旨在不断满足市民游客对旅游生活的美好期待,持续放大活动惠民服务品牌效应,同时推动冬奥遗产资源有效利用,深化落实回天地区(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提升3年行动计划,将市级优质旅游资源、高水平文艺演出及培训活动、文旅志愿服务输入回天地区,提升该地区文旅公共服务品质。
不断创新 提升体验
“旅游进社区”是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的一项旅游公共服务惠民品牌活动,至今已举办16年,在丰富活跃广大市民游客旅游生活、推动全市文旅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洪涛表示:“活动搭建起了政府、旅游市场主体和市民游客之间的合作桥梁。通过常态化开展旅游进社区活动,拉近了旅游与市民之间的距离,也有力助推了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本次活动呈现多频次、多覆盖、多跨度等特点。相较于往年,今年首次采用“1+4”市区主分场模式,持续开展5场进社区活动,即在昌平回天地区举办市级主场活动,在朝阳、丰台、门头沟、延庆4个区分别于8、9、10月组织区级分场活动。
为落实京蒙协作走深走实,主办方还邀请了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对口帮扶地区文旅企业到京推介,深化对口协作,丰富本地文旅产品供给。同时,北京神舟国旅集团、玉屏旅游(北京)集团有限公司相继推出旅游线路,邀客走进内蒙古,体验草原风情。
活动现场,各展位前人头攒动,市民游客或咨询订票,或品尝特色美食,或选购非遗产品。“暑假来了,想带孩子出去走走,所以一大早我们就过来,看看有哪些好玩的、好吃的。”家住附近的李女士说。
“活动为广大景区景点提供了与社区群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让市民游客对景区有了全面了解。”北京青龙峡景区的工作人员潘云飞表示,期待活动能够扩大受众群体,也将带更多优惠产品参加活动。
“这次,我们为大家带来了山东煎饼、沂蒙小菜、潍坊手造风筝等山东特产及手造产品。”泰山饭店房务部总监董明惠表示,此次活动扩大了饭店的知名度。现场有多家单位和个体咨询婚宴、会议等,不少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值得期待的是,陆续开展的分场活动同样精彩纷呈。比如,朝阳区将举办旅游咨询、文创市集等活动;延庆区着力突出家国情怀主线,开展非遗手工体验、特色产品展售、旅游路线推介等。
内容丰富 玩法多样
16年来,“旅游进社区”系列活动主题年年不同,却届届精彩。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处副处长潘荣介绍,本次活动组织挑选信用良好、服务优质的旅行社、景区、住宿业、乡村旅游村镇、乡村民宿等九大类近百家旅游单位,面向社区居民推出暑期游热门产品、房车游线路、露营地装备及惠民服务,邀请市民游客解锁夏日旅游不同玩法。
活动现场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走进展区,昌平的麒麟瓜、平谷的大桃等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邀请广大市民通过舌尖品味北京;流光溢彩的昌平居庸关不夜城、独具魅力的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等景区纷纷推出优惠福利。
“这样的活动非常好。”北京市民张女士说:“发放的宣传材料包含了不少旅游信息,我们游玩的目标更明确了。”“现场品尝了甜美的水果,看到了生机勃勃的绿植,令人欣喜。”从朝阳区赶来的徐先生说。
活动现场,传统与创新碰撞和交汇,新业态、新场景、新玩法格外亮眼。20家重点旅游企业代表分组上台,围绕探险、露营、骑行、研学等开展产品推介。其中,北京京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的北京“最美中轴线”“京剧文化之旅”“骑迹,故宫以东”等精品线路,深受市民游客喜爱。蓝天救援队等业内行家、旅游达人分别围绕暑期热门“休闲游”“自驾游”“亲子游”“采摘游”等主题,组织旅游微课堂,展示旅游攻略制作技巧,引导大家文明旅游出行,普及应急安全常识。
主办方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推出独具特色的文旅产品。如北京王府国际旅行社推出适合离退休老人的康养旅居慢游系列活动;光科技馆推出亲子研学活动“宇宙之旅”“太阳行动”等;北京温榆河阿尔法探险营地推出为3至8岁少年打造的“小小阿尔法”项目。昌平区静之湖温泉度假村、明十三陵景区等景区推出多项亲子游、研学等产品。
密云文旅集团在抖音平台推出“乡情有约·域见密云”特别活动。昌平文旅集团展出多款设计精美的文创产品。北京欢乐水魔方水上乐园、房山金水湖、圣莲山景区、绿野仙踪郊野公园等推出门票打折优惠。
深化融合 双向奔赴
近年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充分发挥资源富集优势,持续深化文旅融合,通过开展旅游进社区系列活动,将惠民暖民的文旅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文旅产业发展与群众幸福双向奔赴。
活动现场,各区深化文旅融合的新做法、新成果引人关注。朝阳区坚持用文心和创意点亮城市活力,打造了 “北京朝阳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活动,让全区人民共享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生活舒适的美好家园。昌平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脉深远,“旅游进社区”与昌平结缘,进一步擦亮了昌平文旅“金名片”。
活动现场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丰台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晨表示,近年来,丰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戏曲文化、花卉文化,卢沟桥文化旅游区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地。在节庆文化品牌打造上,丰台区举办的“中国戏曲文化周”“花开丰台”端午文化游园逐渐成为首都市民打卡的重要选择。
“欢迎大家共赏京西盛景、共品京西文化。”门头沟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士春表示,门头沟区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推出文艺演出、非遗创作体验、旅游商品展示展卖等活动,让社区居民更多了解旅游常识,激发想旅游、会旅游、爱旅游的热情。
“文旅融合起来,就是丰富多彩的‘诗和远方’。”北京市延庆区民宿联盟秘书长王菲表示,联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开发更多文旅融合产品和线路,持续扩大宣传,吸引更多市民游客了解延庆、走进延庆,开启最美冬奥城的纳凉之旅。
“现场展示展销的文旅产品很有特色,巧妙实现了创新融合。”北京国际鲜花港市场部负责人祖娜表示,期待类似活动常态化开展,鲜花港将努力为市民游客提供优质的文旅服务,带来更多更好的文创产品。
此外,一些文旅企业也聚焦“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持续深化旅游与文化、科技等融合,备受市民游客青睐。圆明园拾光买卖街以历史中真实的“圆明园买卖街”为蓝本,打造了光影沉浸式消费新场景,街内开设近30家特色店铺,让游客体验更具趣味性。居庸关夜长城出彩的灯光秀表演、不同主题的文艺演出,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实景幻城”。作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核心项目,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文体休闲旅游深度融合的沉浸式夜间消费场景。北京中药炮制技术博物馆则设置专题科普课程,让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