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 琪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
在武夷岩茶众多优质名丛和奇种中,“肉桂”可算是出类拔萃了。
它穿越时空,从遥远的晚清走来,沐浴百年风雨,面对岁月的浸润,经历霜雪的洗礼,接受环境的考验,依然顽强地自我更替,成长为一朵娴静娇艳的茶中奇葩。
清人蒋蘅在《茶歌》中,专门为“肉桂”题诗道:“奇种天然真味存, 木瓜微酽桂微辛。何当更续歌茶谱,雨甲冰芽次第论。”从此,武夷肉桂声名鹊起,传遍茶界。
如今,在武夷肉桂这个大家族里,云集了众多优质茗品,包括牛栏坑肉桂、马头岩肉桂、慧苑坑肉桂、倒水坑肉桂、流香涧肉桂、悟源涧肉桂、九龙窠肉桂、虎啸岩肉桂、天心岩肉桂、鬼洞肉桂、金交椅肉桂等。
凡此种种,皆因生长在植被繁茂的不同坑、涧、岩、洞之中,山场气息和环境优势存在差异,而产生标新立异、各有千秋的特色口感。
我们暂且搁置后议,不论其他,独品“马肉”。
“马肉”是“马头岩肉桂”的简称,其山场位于马头岩,又曰“磊石岩”。此地五石并列,势若腾骧,各显神态,傲然屹立,俗称“五马奔槽”。
马头岩东临大王峰,西靠三仰峰,北倚九龙窠,南通天游峰。马头紧挨悟源涧,马尾翘指九龙窠,与“大红袍母树”隔山相望。除此之外,还有蟠龙岩、蟠珠岩、桃树窠、金花岩、仙掌岩、三花石、猫耳石,环拥而立。
从山脚到山顶,马头到马尾,马头岩四周遍布峰、岩、窠、洞、石,是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也是面积较大的正岩核心山场。马头岩地貌特殊,怪石林立,青山对峙,奇峰叠翠,坑涧密布,涓涓细流,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以腐殖烂石为基壤,区域生态环境优越。
马腹至马尾,山高坡缓,向阳敞亮。此段山地易产高香张扬的品质肉桂,呈现辛锐刺激的桂皮味和香艳霸道的口感。而马头两侧,崖壑高悬,奇峰遮天,阳崖阴林,绿树滴翠,轻纱薄雾,温润潮湿,易产细腻幽香、甘滑甜润、刚柔兼济、香水并存的品质肉桂。
马头岩的秀丽山水乃天工造化。如此山水,正合天时地利之妙,再贴近人和之美,躬耕善待,能工巧作,“马头岩肉桂”可谓岩茶之极品。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逢时遇景,不妨约上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清静之处,泡上一壶“马肉”。与茶相伴,如同与智者对话,任由“马肉”之岩骨花香自然流淌,浅尝轻啜,幽香缠绵,甘醇柔顺,清新鲜爽。上口不忍遽咽,徐徐咀嚼,口舌生津,唇齿留香,岩韵尽显,顿觉甘露沁心,回味无穷。
马头岩肉桂,不愧是武夷岩茶之当家花旦。有幸得此一饮,无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