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地处武陵山腹地,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也是全国闻名的苗族鼓舞之乡,素有“神秘湘西、吉祥首府、天下鼓乡”之称。2月21日,由吉首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吉首市首届旅发大会开幕式暨第九届吉首鼓文化节在吉首乾州古城举办,敲响了2023年“第一鼓”,对推动吉首文化和旅游市场复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乾州古城 高慧 摄
当晚,乾州古城万溶江畔灯光璀璨,鼓文化节的演出舞台就搭建在万溶江面上,两岸的台阶、岩石则成了天然的看台,市民游客熙熙攘攘,饭店、小吃摊、奶茶店等店铺摊点前也排起了长龙。“为了看鼓文化节,饭都没顾上吃,想来古城内找点吃的,没想到人这么多。”怀化游客张先生说,他是特意乘坐高铁来看鼓文化节。
吉首市副市长龙刻铭兴奋地说:“这次节会本来准备去年举办,因疫情影响推迟到今年。我们欣喜地看到,文化和旅游市场已经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进入新的发展‘春天’”。
19时30分,鼓点密集响起,近百面大红苗鼓被同时敲响,矮寨镇苗狮队、马颈坳镇舞龙队共同鼓舞,鼓乐震天,人声鼎沸。开幕式演出分为《鼓韵吉首》《鼓动山川》《鼓舞世界》3个篇章,来自国内外的9支鼓队带来了鼓乐《吉祥天鼓》、土家族溜子锣鼓《万里征程闻鼓声》、民族杂技蹬鼓表演《瑶心鼓舞》、山西威风锣鼓《尧风鼓乐》、歌舞《幸福鼓歌》、绛州鼓乐《穆桂英挂帅》、朝鲜族长鼓舞《喜悦》、世界风情鼓舞《欢乐颂》等精彩纷呈的演艺节目。
鼓文化节开幕式 高慧 摄
如此热闹的场景,离不开吉首市近年来促进苗族鼓舞传承的多项举措。龙刻铭介绍,湘西苗族鼓舞项目已于2005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作为民间舞蹈进入大学课堂进行推广、研究。吉首市在湘西苗族鼓舞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诞生了龙英棠、石顺民等六代苗鼓王和彭英生等三代猴儿鼓王。吉首还通过建立苗鼓传习所,推动苗鼓进景区、进校园、进机关,出版《湘西苗族鼓舞》书籍,整理编写苗鼓鼓谱、舞谱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承与发展。如今,苗鼓早已渗透进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表达愿望、释放幸福信号的娱乐方式,成为文化和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成为神秘湘西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本届鼓文化节期间,还举办了吉首市首届旅游发展大会高峰论坛暨项目推介会。活动现场,吉首德夯苗寨风景区文旅演艺项目、吉首市矮寨奇观旅游线路产品推广项目、吉首高铁新城高端文旅综合体项目等多个重点文旅招商项目签约;推介了“夜游乾城·拾味烟火”休闲之旅、“探寻矮寨·赓续初心”红色之旅、“邂逅苗寨·览尽风情”心灵之旅3条吉首精品线路,苗族百狮会、苗族四月八等6个吉首特色节庆活动,以及万溶江岸茶旅融合商业街项目、矮寨云顶旅游度假区项目等文旅招商项目。
乾州古城 高慧 摄
2月22日至2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鼓队和四省边区服饰展演队伍先后到乾城古城、矮寨大桥、峡谷星空、德夯大峡谷、流沙瀑布等景点打卡,感受神奇壮美的吉首胜景。在乾州古城街头,广西杂技团、北京玖木鼓队的精彩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围观。在矮寨奇观旅游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本次鼓队和民族服装展演队伍巡游打卡,带动了吉首各景点游客量提升,游吉首、奔乾城、旅拍打卡已成为当下吉首游的新玩法新业态。
2月26日,吉首市委书记李诗兴主持召开首届旅游发展大会暨第九届吉首鼓文化节工作总结会议,听取大会举办、承办、文旅项目招商引资等工作情况汇报。会议提出,本次大会集节庆展示、经验交流、招商推介、全民共享于一体,生动展示了吉首山水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时代之美,掀起了吉首旅游发展的新高潮,打造了旅发大会的“吉首样本”。
会议提出,要认真总结办会经验,针对主要客源地实施精准营销,持续宣传推介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巩固提升旅发大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文化植入,业态开放,在已有旅游线路中有机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等内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要文旅搭台,各方唱戏,探索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要努力把文化旅游打造成投资的重点、消费的热点、开放的亮点、乡村振兴的支点,推动“旅游+”“+旅游”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