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社主办
公司主页
您的位置:首页 > 观点 >
据新华社报道,春运大幕拉开,返乡人群浩浩荡荡涌入车站,但也有不少人选择“反向春运”。从“回家过年”到“我来到你的城市”,“反向春运”正在90亿人次的跨区域流动中占据更大的比重。同时,“反向团圆”也逐渐成为春节假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冰雪旅游跨区域协同发展是应对旅游资源分布不均、市场需求多样化的重要措施,也是推动冰雪产业高质量转型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提出积极发展冰雪经济。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11月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促进冰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
贴春联、吃年糕、舞龙舞狮,这些看似简单的习俗背后,蕴含着人们对团圆、富足、祈福的美好向往。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年味游”,既可以让游客体验到浓浓的“年味”,也能够激发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让“年味游”变得更有温度与深度。
大力提振消费既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任务,也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以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高,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文化和旅游消费在其中尤为亮眼。
各地需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排查安全风险隐患、监管大型文旅活动、普及安全宣传教育等方面综合施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切实保障春节假期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县域旅游热是旅游供给日益丰富的结果。不断完善的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好地契合了散客化和全域化旅游发展的需求,为县域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奔县游”为县域旅游发展带来了巨大流量,县级城市要想将“流量”转变为“留量”,可重点在三方面着力。
开展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建设,将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教育和红色旅游发展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红色旅游产业链、人才链、科技链、创新链、价值链的融合,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品质和游客满意度,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泛传播的微短剧,如同一股强大的引力波,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拍摄地打卡游览,有力带动了当地的旅游消费。从门票收入的增长到餐饮住宿的繁荣,再到特色手工艺品的热销,每一个环节都因微短剧的热播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福建、安徽、湖北考察时多次强调,“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打造新型消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