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福建省西部龙岩市境内,面积2175平方公里。公园以梅花山大型复式花岗岩体、冠豸山丹霞地貌、紫金山超大铜金矿、黄连盂石英砂岩地貌等世界级地质遗迹景观为主要特色,兼有华南虎、南方红豆杉等珍稀生物资源,以及闽西汉剧、雕版印刷等8项国家级、1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一个集丰富地质景观、优良生态环境、深厚文化底蕴于一体的中大型综合性地质公园。
龙岩梅花山,是红豆杉和华南虎的家园。
初到梅花山,只见“山是眉峰聚”,断断续续的山形里填着深深浅浅的绿。我坐进凌空的步云索道车厢后,因为怀着对“梅花”的念想,双眼不住朝着窗外无垠的绿色窥探。梅花山有梅花吗?在哪呢?
从导览地图看,我所在的位置距离能踩出梅花印的华南虎聚集地还有一段路。所以当车厢停摆时,我的心也跟着“咯噔”一下,为梅花和老虎来的心,乍然有些不知所以然。
索道为什么在这里停顿呢?我重新打开地图,“红豆杉生态园”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原来,梅花山上不仅有中国虎园,步云索道还穿越一片生长着千百棵红豆杉的林地。通往虎园的索道上,有的车厢在这里顿足,有的车厢直直朝着目的地奔去。而我在犹豫片刻后,到底还是朝外头与群绿看不出区别的林地,迈出了一只脚。
红豆杉十分珍贵,有着“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不过,它的最佳观赏期不是现在,而是在每年秋天,红豆杉结果的时节。一枚枚小樱桃般柔嫩的“红豆”点缀在羽毛状的绿色枝叶间,十分可爱。
而当下正值春末,我走在红豆杉生态园的栈道间,红豆杉收起了点缀着零星梅花红的那件秋衫。一阵风来,红豆杉的绿色羽翼随着群山万树一起摇曳,常人看不出它的特殊之处,连一棵据研究活了1700多年的红豆杉都“泯然众人矣”。我忍不住想问问它:“你……甘于平凡吗?”千百棵红豆杉不说话。它们忽视了我的问题,自顾自地让羽状树叶沙沙作响,以谦卑姿态,融入梅花山树木和风的协奏乐章。
刚走了一段路,一个指引牌拦住了我。一棵树?或是两棵树?眼前的一幕让我分不清楚,且称为一对吧。一对红豆杉的树干间,连着一段粗枝。出芽时还独立的它们,早在年复一年的互相支撑中长成一株。它们互通养分,风雨来时,共同支撑。世人把这样的树木称为连理枝。罕见的雌雄同株,许是红豆杉担心游人嫌它绿荫无趣,送我们的一份可爱礼物。
一道阳光斜斜穿过树荫,晃了我的眼睛。我浑身一凛,突然想起此行初心:糟糕了!我的虎园!我的梅花!来不及和这对连理枝多聊几句,我匆匆忙忙回到索道上,把红豆杉和群山的绿色寄存在梅花山上,等待有朝一日再会。
车厢又停了,中国虎园的大门向我敞开。来之前,我查过相关资料,梅花山的华南虎是我国独有的本土虎亚种,而之所以选址在梅花山建立华南虎保护基地,是因为根据专家考察,梅花山这片土地在被人类侵扰之前,一直是华南虎的主要领地之一。
春末时节,梅花早已不开。我路过一块写着“龙岩地质公园”和“花岗岩”的牌子,视线被勾走了几分钟。一行行文字告诉我,脚下的山石也和红豆杉、华南虎一样,初看其貌不扬,实则大有文章。梅花山的身体里开满了“花”,亿万年前形成的花岗岩山体,被层层泥土、草木覆盖。
总算见到老虎了!又走了一段路,先是一阵骇人的虎啸震耳欲聋,再之后,一袭皮毛有如朝阳落日的霞红光彩夺目。华南虎正式踏入我视野的中心。我来得正好,一只成年华南虎正隔着防护栏大显威风。它张开血盆大口,锐利的虎牙锋芒毕露。它在石头上垫高厚重的一只前爪,另一只前爪和后爪一齐踩着平地,像撑开绣绷那样,伸展开自己流利又健美的身体。随后,它的喉咙里爆发出一阵声浪。“虎啸兮风生”,我的耳朵似乎都因为这声虎啸而战栗起来。
围在护栏外的人们,时而因为对华南虎的崇拜而靠近,时而又畏惧得齐齐后退。我跟随着人流,静静地欣赏着它的姿态。优哉游哉的华南虎与紧张的人流,被一道护栏隔开。它的优哉游哉是天然的,早在人类祖先畏惧于崇山峻岭不敢涉足闽地之前,梅花山、我脚下的这片群山,就已经是华南虎的领地了。护栏内的华南虎看护栏外的我们,可能像宅院里的人们瞥向路上的行人。它不太在乎人类,即使,在它不知道的年岁里,人类有意无意地让它失去了大部分领地。但它也不着急,它知道它总有一天会回去,就像冬春梅花会开,秋天红豆杉会结果一样。
近些年,华南虎的放归野训被提上日程,新出生的小虎崽都要学习祖辈在野外生存的本领。或许再过几年,华南虎就可以回到崇山峻岭。到那时,红豆杉落下的小小果实,没准儿会落进华南虎在山间印下的一个个梅花状爪印里。
千百年来,人们从自然中学会了谦卑,越来越多的山被还给山。何时红豆叩梅痕?我想,梅花山一定会等到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