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平羌小三峡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与眉山市青神县交界处。《蜀中名胜记》:“蜀江至此,始有峡之称。”平羌三峡由平羌江上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连贯而成,全长12公里,河道蜿蜒迂回,风光旖旎,历来文人墨客泛舟平羌,留下许多故事传说。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之句,写的就是这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峨眉山月歌》,是“诗仙”李白仗剑出川时,留在乐山平羌小三峡的千古绝唱。又是一年秋天,我们沿着李白诗歌的走向,来了一番小三峡之旅。

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流过李冰治水的都江堰,流过几度繁华的锦官城,流过峨眉山下的古嘉州,再东下宜宾,汇入长江。岷江进入嘉州地界,首先迎接它的就是犁头、背峨和平羌三道峡关,总称岷江小三峡。因这一带曾建平羌县,小三峡又被冠以“平羌”之名。唐宋时,嘉州城里还有平羌路,摄政嘉州的南宋诗人陆游离开时,曾写下“淡烟疏雨平羌路,唯恐从今入梦怀”的惜别诗句。明清时期,嘉州改置嘉定府,故小三峡又有“嘉定峡”的别称。无论唐宋还是明清,小三峡都是巴蜀名胜,以其山雄水秀的壮丽风光,吸引无数文人墨客踏浪而来,吟咏不息。

“诗仙”李白就是其中一个。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24岁风华正茂的李白腰佩三尺龙泉宝剑,开始了“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历程。他从四川江油的大匡山下走来,一路江风拂面,意气风发,至嘉州平羌江段时,立即被奇绝的风光迷醉,不由乘兴弃舟登岸,悠游数日,不忍离去。

千里岷江奔流而来,深深切入龙泉山余脉,形成眼前十余里的奇山丽水。穿越小三峡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陆路,即蜿蜒在江边的古驿道;一条是水路,亦是自古水路出川的唯一通道。我们选择先走岷江东岸的古驿道。自乐山大佛侧畔出发,逆流而上十余公里,经过平羌故县附近的板桥驿,便进入小三峡的风景中。举目望去,两岸的山势突然陡峭起来,起伏的青山排列江岸,茂密的森林清荣峻茂。星星般闪烁的野花,开放在红砂岩的峭壁。身在不知处的斑鸠,不停发出“咕咕咕——咕”的吟唱。一群群优雅飞翔的白鹤,在山水之间写下优美的诗行。站在千年古驿道上,俯瞰峡谷中奔流的岷江,水流随山势而变,忽东忽西,忽缓忽急,轻盈婉转,润泽发亮,恰似仙女舒卷的蓝色飘带。

来到小三峡上游的汉阳古镇,在一片青砖碧瓦中稍事休息后,我们自古渡口乘舟南下。江流走过成都、眉山的平缓行程后来到峡口,一下被狭窄的河床挤压,在翠屏山的绝壁下形成湍流,回旋奔突,翻滚激荡,令人望之胆寒。

游船进入的第一江段为犁头峡。这里层峦叠嶂,夹岸逼视,连绵起伏,宛如一道绿色的屏障。随着峡谷变窄,江水遭到挤压,也逐渐由宽变窄,恰似一只闪亮的犁铧,故得此名。再往前行,两岸景色迥异,右岸怪石峥嵘,杂草丛生;左岸碧峰翠岭,竹木葱茏,不同的风光相映成趣。

游船驶入背峨峡。这里高山峭立,看不见横陈天际的峨眉山影,故名“背峨”。到这里,江峡逐渐开阔,湍急的江流放慢了脚步,渐渐变得舒缓平静。如砥似镜的江面,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野,倒映着峭崖上的片片红叶。顺江而下,船头犁开万重碧波,发出哗哗的声响,惊起无数沙燕、江鸥和野鸭,拍翅飞入林间。

再往前行,便进入最后的平羌峡。平羌峡是十里山水画廊中最美、人文积淀最厚的一段,也是李白载酒泛舟、垂钓山水、逗留最久的一段。伫立船头凭栏眺望,山水画卷逶迤而来,令人目不暇接。尤喜两岸山崖耸立,怪石嶙峋,千姿百态,亦真亦幻,给人无尽的想象。其间,十八块突兀山石环绕一座峻峭山崖,人称“十八罗汉拜观音”。更有奇石状如报晓雄鸡,惟妙惟肖,浑然成趣。临江绝壁的杂草乱树中,还藏有一尊唐代开凿尚未完成的大佛,专家考证或为乐山大佛的蓝本。但因时间紧迫,山道险阻,我们未能前往探访。

水边有巨石伸向江面,人称“李白钓鱼台”。当年李白白天坐在峡口的礁石上垂钓,晚上载酒泛舟于月下,好不潇洒痛快。相传某一夜,他面对峨眉山月,畅饮青春美酒,不觉醉卧舟中,半夜被江风吹醒,顿感寒冷刺骨,遂刻石以记:“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衿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

其实,这是李白再次涉足嘉州地界。20岁时,他听说峨眉派武功好生了得,便前来峨眉拜师学艺。他健步登上雄伟壮丽的峨眉山,留下了“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的千古喟叹。

4年之后,李白再到嘉州,峨眉山中的日日夜夜历历在目。悠游数日后,他继续踏上远游之路。清晨站在船头,再次西望峨眉,却见半轮秋月挂在山巅,含情脉脉,似在送别。而他与山中老友已阔别数载,如今一别,更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激情难抑的他,慨然吟诵出《峨眉山月歌》。

平羌峡口有座顶高山,山上有纪念“诗仙”的太白亭。此亭四柱、飞檐、歇山,上有黄庭坚手书“太白亭”匾额,右边碑刻李白《峨眉山月歌》。

置身亭中凭栏远眺,只见群山连绵,林木郁郁;江流蜿蜒,滔滔东去。此时已是薄暮,凝望夕阳沉沉西下,翘首新月冉冉东升,眼前仿佛飘过李白泛舟三峡的身影,耳边又回响起“诗仙”留下的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