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川渝两地不断加强文旅合作,泸州、江津、永川、涪陵、万州等沿长江城市的“长江文化体验游”精品线路方兴未艾之时,“巴蜀非遗酿造技艺”之旅又通过非遗传承让更多人了解到川渝两地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技艺。在众多文化体验线路中,一个个散落在长江上游的古镇风情街,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人气之地。其中,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的李庄古镇,因令人称赞的历史文化和“三白”技艺传承,更耐人寻味。
古老小镇,有容乃大。金沙江在宜宾衔接长江,位于长江边的李庄古镇因而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提到李庄,就不得不提在中华民族最危难时李庄人的大爱。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狂轰滥炸,使我国上海、南京等东部大城市相继沦陷,中国知识界的一次群体性南渡西迁,让李庄一度成为与重庆、昆明、成都并列的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纷纷迁驻李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陶孟和、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等云集李庄,梁思成的扛鼎之作《中国建筑史》就诞生在李庄。直到抗战胜利后,这些机构和名人才先后迁回原处。小小的李庄,却有包容百川之势,接纳了多于自身人口几倍的外来同胞,于危难时刻涵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街巷阡陌,美酒飘香。作为历史文化名镇,李庄古镇至今完整保存着18条明清古街巷。这些街巷皆由条形或方形石板铺砌而成,两边一般留有1米宽的石阶。
李庄的街巷多根据其位置、特征或集中从事某一商业活动而命名。如羊街古时为牛羊交易市场,席子巷则是过去加工销售草席店铺云集的小巷。席子巷是李庄古街巷的代表,这条建于清代初年的小巷长60米,宽不过2.5米,两边均为木结构、青瓦顶的二层民居。平日,席子巷十分静谧清闲,只有三两妇女、老人和孩子坐在石阶上静静地休息玩耍。
除了老街巷、四合院外,小小的李庄古镇上,至今还保留着好几家老酒厂、老酒窖。宜宾地区酿酒历史悠久,蜚声海内外的中国名酒五粮液就出产于此,酿酒业在这里十分兴盛。这些老酒厂历经几百年沧桑,仍保留着正宗的传统酿酒工艺。
“不食三白,枉到李庄。”李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白酒、白肉和白糕称为“李庄三白”。李庄自古为僰人聚居地,他们早就会用一种野果酿制可作调料和饮料的“蒟酱”,开本地酿造之先河。李庄白酒历史悠久,以优质高粱为主料,采用传统工艺和多道工序酿制而成,饮后无上头感觉。现在游览古镇,还可以参观李庄白酒传统生产流程,很受游客欢迎。
经过历代厨师的探索、总结和提高,“李庄白肉”因其口味、刀法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李庄一个远近驰名的金字招牌,因此又有“到李庄不吃李庄白肉等于没到李庄”的说法。当地厨师告诉我们,制作李庄白肉,一定要保证“选料精、火候准、刀工绝、调料香”4个要素,缺一不可。
在李庄,还有一种糕点甜食远近有名,那就是“李庄白糕”。白糕采用上等糯米为主料,辅以白糖、芝麻等,经多道工序加工后,用模具压制成型,香糯可口,易消化,深受老人儿童喜爱。
如今,李庄古镇已成为游客云集的旅游胜地,“李庄三白”吸引着八方游客来此品尝。徜徉古镇,很多店铺都在售卖“李庄三白”,而且多为“前店后厂”模式,可以免费品尝。闲暇午后,或静坐江边,或穿梭于古街小巷,读读李庄的文化,尝尝李庄的“三白”,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