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面积700平方公里,是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黄龙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再加上滩流、古寺、民俗,称为“七绝”。景区由黄龙沟、丹云峡、牟尼沟、雪宝鼎、雪山梁、红星岩、西沟等组成。主要景观集中于长约3.6公里的黄龙沟,沟内遍布碳酸钙华沉积,并呈梯田状排列,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等美誉。
黄龙景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已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初进黄龙,只觉得平常,无险峰,也无怪石。一有了水流,便有了蓝紫深浓的山光水影,有了层次和美丽。一片迎宾池,大者过亩,小者如盆,池水盈盈,汪在山脚。如果能注意到堤埂,也许会有疑问,怎么不见泥土的踪迹呢?看过介绍才了解,钙华堤埂,质地坚硬,如玉石雕琢。
原木栈道,蜿蜒伸向绿荫掩映的深处。台阶很缓,如履平地。林木森森,悬泉瀑布自山坡垂下,自岩壁飞泻,自草丛冒出。山有状而水无形。左前方的瀑流在起伏不定的崖壁上冲撞,激越如银河倾泻。水柱如齐发的箭镞,势不可遏。层层折跌之后,水势趋缓,形成数十个瀑布。端庄的是大家闺秀,发髻高挽,簪钗流动;活泼的是小家碧玉,青丝披拂,舒展飘逸。恰有薄阳,崖壁淡金色的结晶面上,折射出蜜蜡般的藤黄、绿松石般的沉铁绿、蚌珠般的白粉色,恍如天开画卷。大自然深谙西洋画的风格,讲究色彩的丰富繁杂,予人明净中的诱惑、绚丽中的疏离。所谓琳琅满目,大概就是眼前意境。心怀敬畏地凝望眼前的壮丽,不得不折服于大自然的神力。
继续往里走,至半山腰,山势见陡。突然就止住了脚步:但见整个沟谷金光闪闪,宽阔的坡面、乳黄的钙华层层叠叠。回头俯视,只见山谷两侧略低,中间山脊隆起如梁。一帘薄水流淌跳跃,好像一片炫光,在岩壁铺洒透明的黄色。水流处,留下经年累月的痕迹,勾勒出高低不平的起伏,幻化出金甲银鳞。没有一处突兀的棱角,仿佛是砂纸细细打磨过。金沙铺地,真是名副其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我叹为观止。
峡谷愈深,池子多平躺在山石褶皱处。一蓬蓬,一汪汪,如夏花灿烂。在盆景池边小憩,但见百余个水池,彼此分明又相互连接,诸水同源,顺势层叠。池面洁净如镜,池堤随树的根茎与地势曲折回环。堤上杂草披拂,老木交错。水容乃大,钙华以沉淀的姿态承接柔韧的生命。白亮亮的水面,虚晃晃地漂浮着草木的倒影,交缠掩映,半含半露。山的好处,在于深藏,腹有丘壑。水的好处,在于浅露,面有妍态。山是池的骨架,池是山的血液。山水相依,方成就人间瑶池。
登上黄龙寺,我们能够在粗重的喘息中感受高山的地形。变幻莫测的景观持续出现:映入眼帘的前景是云杉林和灌木丛。远处的背景是挺拔的山脊,绵延成各自独立又相互连接的山脉。岷山的峰巅,高尖、孤立,闪烁着银灰色的雪光。雪山与云海相拥,山峰被云海遮挡,天际线就像隐形墨水写成的断句。高原风云,变化莫测。大团的积雨云突然聚集在头顶,厚实得阔气。顷刻间,夏雨铺天盖地。群山拱列,鼓荡着苍茫水汽,山壑里一瞬间升腾起深不可测的阴影。稠而湿的混沌中,已然辨不出五彩池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