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三门,说起岩下潘村,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是一处既有山水风光,又有廊桥古韵的美丽乡村。
春水初暖,开车去岩下潘村。出门时天有点阴,云团把日光遮蔽了。从一个村落到另一个村落,岩下潘村掩映在群山之中。途中常遇“Z”字形转弯,一个弯一个弯过去,总有意想不到的风景:几株古樟,一条溪水,一个沟渠,一片花草,有色彩在眼前跳跃。一个村姑,提着一个篮子,晃着腰肢,走在村边的小桥上,微微的笑容,让人想起那首《桥边姑娘》。
岩下潘村藏在湫水山下,前面是银子滩,后面是虎岩山,进村有一条石板道。左边是田野,右边是民房。房子旧旧的,屋脊上的瓦片重重叠叠,老墙上的灰雕,有着时光的印记。路旁的古樟笼罩着村屋,山风拂过,树叶簌簌地响起。村屋旁,一树梨花寂寂地在墙角开着,风过处,花瓣落下,一片一片,雪花一般。落在瓦背上的梨花四散开来,尽显清幽之味。这轻轻簌簌之音,不仔细听是听不到的,却能感受到飘落的唯美。
绕过几座村屋,不经意间,看到一溪潺潺的流水和一座古老的廊桥。我有几秒钟的停顿,当再一次确切地把眼光投过去时,仿佛看到一道彩虹挂在绿水青山间。整座廊桥桥体色泽朱红,桥屋构架气势恢宏,挑出的檐角弧度深远,桥身弯曲俯伏在溪流之上,这就是岩下潘村最美的双龙廊桥。
多年前,看过那部经典电影《廊桥遗梦》后,廊桥便以一种诗意的方式存在我的印象里。彼时,我用思维和心灵虚幻着廊桥。当真正面对这一座廊桥时,我的心中荡着万千激情。双龙廊桥有百米长,横跨双龙溪两岸,桥下溪水清澈。选一个角度,静静地凝望。边上有导游在细细解说这座桥的历史和一座桥对于一个村庄的重要意义:一座桥,打通了旧与新,跨越了过去、现在与未来……我躲开人群,走到僻静处,鞋跟在桥面上“咚咚”踩过,那回荡的声音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印象中《廊桥遗梦》里的那座桥,与眼前的这座廊桥重合又错开。小镇的廊桥工艺之巧、造型之美,远比电影中的廊桥更奇妙、更独特。这里没有罗伯特和弗朗西斯卡,却有很多匆匆而来的游客。站在桥上,一些久违的情绪慢慢萦绕过来,心突然空空的,似乎什么都没有了,又仿佛溢满了什么,这是一种奇怪的感觉。远眺,山色空蒙,低头,桥下水声潺潺。石阶、古树和木廊桥,这一切聚集到一处,再加上青山绿水相互映衬,俨然就是一幅古意盎然的宋画。
太阳快要落山了,光线从山脊上投射过来,洒落在桥面上,光斑时不时在跃动。对面的河岸边,柳枝轻盈地垂飘着,一位穿着婚纱的女子正在拍婚纱照。她轻启嘴角,幸福地微笑着。爱情赋予她美好和温馨,看她脸上的盈盈笑容就知道了。此时此景,正应了那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的诗意。
沿着木质台阶下来,禁不住桥下溪水的诱惑,提起裙角,在哗哗溪流中的石碇步上小心地行走。那水声,虚幻得像一个梦。溪水飞快地流动着,偶尔蹦出一两条小鱼,激起轻微的水声。水雾弥漫,此时此景,让人疑是仙境。涧边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几对年轻的情侣,他们牵手在碇步上走过,笑声如清泉般洒落。望着他们的背影,不免感叹年轻真好,守着自己心爱的人轻歌浅唱,真是一种幸福。
本想去水坊街走走,那里和村子就隔一条溪,突然之间又不想去了。廊桥边有一幢幢休闲式的别墅,吃饭、住宿、喝茶,都可以。看时间是该吃晚饭了,于是选了1号餐馆,推门进去。打扮雅致的老板娘微笑着招呼:“吃点什么呢?”她一身碎花棉质衣服,一头渐长的黑发,皮肤特别白,一双眼睛又黑又大,眼角含笑,说话轻轻细细的。点了几样海鲜和蔬菜后,便微笑着和老板娘聊了起来。她围着布兜,双手不停地忙碌着。她说自己从西安嫁到江南村落,就是迷恋这里的山水风光。站在她身后的是一位憨厚的男子,她看了他一眼,眼里满是柔情,嘴里含着笑,“还不是被他骗来的”。接着,她用轻淡恬静的笑容告诉我:这里山好水好人更好,适合呢。转身,她端起一盆蔬菜,继续在厨房忙碌,脸上挂着一份从容和满足。我没有再打扰,瞧他们夫妇脸上的笑意,心想:这就是爱情吧。
在这陌生而温馨的小院里享受了美味的海鲜餐后,黄昏渐渐黯淡下来。告别岩下潘村,告别那对夫妇,走在夕阳的余晖里,廊桥以静默的姿态立在溪边。一股绵长的风从远处吹来,掠过古村、溪水。挥挥手,想着自己把这一天安放在春光里的廊桥,感到特别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