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九子峰(2098125)-20230207080957.jpg

从九华山下来,多年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老吴对我说,你去的地方多了,风景名胜也见多了,不过,九华后山的朱备镇还是值得一看。客随主便,驱车前往朱备镇。

朱备镇坐落在安徽省青阳县境内,距县城仅10公里。车上,老吴对我说,唐开元年间,新罗国僧人金地藏渡海来到九华山,第一站就是朱备镇的九子峰。他在一块平坦的巨石上打坐苦修,这里便成了“金地藏第一修行处”。自唐以降,历代高僧纷至沓来,佛教文化在此绵延千年不绝,留下了双溪寺、九子寺、翠峰寺等十多座寺庙。明朝初年,朱元璋派大将常遇春在此备兵,于是有了“朱备”这个名字,此外还有将军庙、将军村和将军湖。

说话间,我们到了将军村。停好车,远远看见山顶裸露的岩石上刻着一个“朱”字。村子高高低低依山势而建,屋舍俨然,鸡鸣犬吠,一条青通河自南向北从村里经过。河中卵石密布,河水清澈,十几只野鸭畅游其间,不时发出“嘎嘎”的叫声。它们时而追逐嬉闹,时而翘首探望四周,时而飞去远处的枝丫,无忧无虑,悠闲自得。

一群身穿紧身骑行服的骑友正蹲在石墩处歇脚。老吴说,将军村有个户外运动基地,已经连续五年举办半程马拉松登山越野赛,每年来这里参赛的骑友达几万人。看着这群年轻人,我不由得想,年轻真好。

时间不早了,老吴建议上九子峰。在村后的阳山,隐藏着一条长5公里的花岗岩麻条石古徽道,是目前青阳县境内保存较完好的古徽道。我们沿着古徽道前行,一块一块的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圆润。两边异峰怪石,危崖峭壁。想当年,正是这条古徽道联结起外面的世界,多少贩夫走卒、官吏商贾、骡马牛羊丰富了这条古道的传奇。白云苍狗,驿道弯弯,走着走着,600多年就过去了。如果当年修建这条古道的先辈知道它今天依旧在发挥作用,该是怎样的表情?

登上九子峰,只见峰顶矗立着形态各异的九块岩石,东西排列者有五,南北成行者有四,酷似九个童子结伴嬉戏。老吴告诉我,岩下还有一泉,叫七布泉。每年雨季,泉水顺着一条条石缝直泻入山岩壑谷,如同七条银色的缎带。山上九童嬉戏,山下泉水奔流,两景合一,故称“九子听泉”。这是九华山最具代表性的一大景观。

我也学着当年金地藏的样子,在一块平坦的岩石上坐下。他是打坐苦修,我却是打坐眺望。远近连绵的山脊像群牛的脊背,绿得发亮的茶树一排排环绕于半山腰,别有一种美感。水在山脚,弯弯曲曲如毛玻璃,镶在深翠的山间。

回到镇上,天刚擦黑。老吴说带我去一家有特色的农家乐。刚进小院,就一眼看到院墙上的农民画。我突然想起来:“朱备镇的农民画入选了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吧?”老吴笑答:“对喽,朱备农民画是省级非遗项目青阳农民画的重要分支。”

站在小院里,我指着那画对老吴说:“朱备除了佛教文化,民间文化也很深厚。真要好好谢谢你,让我这趟没白来。”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