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从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到衡山下的小山村,再到太行山中的古村,乡村旅游创业者遍布大江南北,虽然相隔千里、身份各异,却因为共同的乡旅致富梦而相聚云端。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指导,全国乡村旅游监测中心主办的乡村旅游面对面直播课堂——乡旅学堂(以下简称“乡旅学堂”)完成了第100讲,累计播放量187万人次,带动全国10多个省区市建立了乡旅学堂学员群。

乡旅学堂为全国乡村旅游从业者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形成了扎根乡村干事创业、不断进取的氛围,为各地实现全面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持。

挖掘乡村文化 促进文旅融合

自2020年2月乡旅学堂启动以来,全国乡村旅游监测中心不断拓展公益师资队伍,邀请乡村旅游“大咖”,围绕乡村旅游创业发展的各类话题进行授课,如何挖掘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文旅融合,是教学双方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乡村领域的文旅融合无疑是题中之义。实际上,经过多年的发展,业界已经普遍意识到,乡村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也是乡村的生命力所在,挖掘传承弘扬优秀乡村文化,可以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乡旅学堂教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旅游管理系主任李会琴,长期聚焦乡村文旅研究,在获邀参加乡旅学堂授课后,她就把题目定为《农文旅融合:乡村旅游产品设计》,其中的很多观点引发了业界共鸣。

“乡村旅游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农文旅融合将在乡村振兴及共同富裕中发挥作用。”李会琴说,乡村文化底蕴深厚、类型丰富。农耕农事、乡村建筑、风味饮食、民俗风情、特色非遗等都是可挖掘的文化元素。挖掘乡村文化,打造独特IP,塑造乡村旅游品牌是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素。要以“农”为根,以“文”铸魂,以“旅”兴村,从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乡旅学堂教师、浙江外国语学院重要窗口研究所所长张跃西,在“文化总部理论”方面有着深入研究,同时也聚焦乡村文旅融合,曾对弘扬千鹤妇女精神打造世界巾帼文化新高地,弘扬鸿雁文化铸造世界华侨华人精神家园等作出论述。在乡旅学堂,他作了题为《农文旅融合推进共创共富》的授课。

“推动乡村文旅融合,既要深入挖掘乡村卓越文化资源并加以科学合理利用,更要着眼世界格局,聚焦特色主题,构筑高端平台,强化优势集聚,实施示范引领。”张跃西认为,应特别关注区域优势产业、当地卓越文化和深度体验旅游“三位一体”深度融合,推陈出新、注重原创、出奇制胜。

乡旅学堂教师、浙江工商大学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易开刚的授课题目为《乡村文旅融合:业态创新与服务升级》。对于乡村文旅融合,他认为,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根和魂,没有乡村文化,乡村旅游就没有生命力。在这方面,浙江开展的乡村文化礼堂建设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比如鲁家村、横岗村,以文化礼堂建设为契机,可以有效推动文旅融合,带动村民参与文化传承,提高旅游经营意识。

打造乡旅精品 推动提质升级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实际上,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是业界一直关注的话题。在乡旅学堂100讲中,打造乡旅精品、推动提质升级是重点授课内容之一。

中国旅游协会智慧旅游分会会长肖潜辉,为乡旅学堂带来了题为《乡村旅游的体验化改造升级》的课程,他关注到乡村旅游迫切需要提质升级。

“乡村旅游一定要走精品之路,怎么走精品之路?”肖潜辉表示,要抓住理念、体验、人才这些关键问题。在理念上,要坚持市场导向,避免本末倒置、一厢情愿的发展理念;在体验上,顺应游客对体验要求的升级趋势,借鉴国内外好的经验,比如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沉浸式营销”做法,引导游客在互动体验中钟情当地的产品和服务;在人才上,引入熟悉城市消费市场的营销人才扎根乡村,吸引从老家走出去的“乡贤”返乡创业,加强对农民的组织和培训工作,提升接待服务意识和品质。

乡旅学堂教师、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任强军长期聚焦“三农”问题以及乡村旅游发展,见证了安吉县乡村旅游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在乡旅学堂,任强军继续关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以《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为题进行授课。

对于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任强军给出了很多务实建议,一是要有政府的引导,做好规划,制定招商引资政策措施,保证发展方向和市场公平;二是要坚持自己的特色,结合好传统文化、传统产业,做好区域公共文旅品牌的培育与宣传;三是要发挥民营经济主力军作用,招引大项目和自带人气的项目,有了一定的人气以后尽快延伸产业链,拓展招商,形成旅游项目集群,而政府和国有资本主要搞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四是要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让广大村民参与进来受益,有了村“两委”和村民的参与支持,旅游项目就能更加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深度智谷旅游机构董事长、总裁刘勇参与了大量乡村旅游项目的策划和打造,他为乡旅学堂带来了题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难点与趋势》。

刘勇建议,下一步,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要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乡村休闲旅游地和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度假区,突出集聚化、品牌化、现代化,讲好中国乡村振兴故事;要培育一批乡村运营高品质企业,做实做精乡村产业运营、旅游运营、业态运营、民宿运营、电商运营、文化创意运营等,提升活力与专业运营能力;要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创新应用型人才,开展“新下乡运动”,加强文旅企业与旅游院校合作;要推动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促进精品化,推动乡村民宿等级标准、乡村旅游服务标准、乡村旅游智慧化建设标准等标准化建设步伐。展望未来,坚持和突出乡村旅游的“为农”恒心、“服务”真心、“美丽”匠心和“富农”决心,便能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为。

优化公益培训 赋能未来发展

作为一个网络培训平台,乡旅学堂集专家讲座、热点回答、案例分析、品牌交流、讨论互动于一体,聚集了一批乡村旅游研究者、从业者,积累了一批乡村旅游发展理论研究、典型案例、创新思路,平台效应正在逐步显现,赢得了学员的点赞。

孙叶青是山西省左权县西安村乡村旅游观测员,从乡旅学堂2020年开讲至今,100讲她一课不落。“乡旅学堂为我们架起了连接国内乃至国际的桥梁,让我们这些身处大山的学员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底气更足。”孙叶青说,乡旅学堂既注重顶层设计的理论突破,又注重解决工作中的疑难困惑,包含了见仁见智、互鉴互动的思想“碰撞”,而且讲授内容超前,蕴含先进的理念思路,令人耳目一新,譬如世界旅游组织顾问、幸福星球联合创始人Paul Rogers的《“幸福星球”——幸福联盟旅游大数据项目意义与介绍》,让学员开阔了视野、培养了世界眼光。“下一步,希望乡旅学堂能定期组织研讨,定期开展‘理论+实践’调研。”

漠河市北极村拾叶知悠民宿创始人邱锦红也是乡旅学堂的粉丝之一。“作为一名在中国最北乡村的民宿主,乡旅学堂让我有了放眼全国乃至世界的视野。”邱锦红说,“尤其在民宿方面的课程,像《品牌IP思维促进民宿升级》《北方民宿淡季应对三策》等,都让我受益匪浅。会后我们学员之间也做了探讨和交流,在学习中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理论水平,获得了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下一步,期待能组织线下培训,充分发挥培训班的交流平台作用,让我们有机会实地学习考察,相互分享、现场交流。”

湖南省常宁市西岭镇石山村支部委员张永尧从乡旅学堂中收获了许多“妙招”,他感慨道:“通过参加乡旅学堂的学习,发展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更新,拓展了知识维度,特别是了解到乡村民宿领域最前沿的内容,真正有了与数字化时代接轨的感觉,很多停留在过去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发生了扭转,打破了思维的局限性。而且,有些与我们情况相近的乡村旅游实践,给了我们很多启发,特别是体现原生态地方特色的文旅融合,将是我们重点思考的方向。”

浙江乡村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乡村旅游分中心主任、乡旅学堂校长干永福表示,在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乡旅学堂已经完成了来之不易的100讲,也为乡村旅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人才培育中发挥了作用。但是,按照业界的要求,还需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实践案例,是业界最需要的。下一步将设置“建议栏目”,每讲完成后听取学员好的建议,真正把乡旅学堂办成常态化公益网红直播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