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树上结的是杏吗,秋哥,可以吃吗?”一个稚嫩的童声问道。话音未落,只见一个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人快速爬上栏杆,踮起脚尖、扒开树枝,摘下五六颗杏递给孩子,憨憨地笑道:“宝贝,你尝尝,告诉秋哥甜不甜。”

这个被大人和小孩称作“秋哥”的人,是北京市门头沟区黄安坨村百花山社民宿的管家张秋。做民宿管家3年,张秋已经成为客人口中时常念叨的“无所不能”的大管家和全店的“主心骨”。张秋非常喜欢这个身份,在他看来,民宿管家不仅是一份工作,还是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把村子建设得漂漂亮亮的,被更多人知道。”

张秋是土生土长的黄安坨村人。3年前,在外做了十几年服装生意的他决定回村发展。“受疫情影响,生意做不下去了。刚好听说村里建了百花山社民宿,我觉得这是不能错过的机会。”于是,张秋成了全村第一个愿意把自家房屋租给民宿投资商的人。

“40多年过去了,村子也在一点点变化。我们小时候村子里没有学校,上学需要走到7公里以外的地方,村子环境不好、基础设施也落后,大家出去了都不愿意回来。但现在不同了,有人愿意帮我们,到这里建民宿,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发展机会,一定要抓住,这样村子才能发展得更好,让我们的后代在这里继续幸福生活下去。”谈及过去,张秋感慨良多。

然而,跟张秋抱有同样想法的村民最初并不多,大家对民宿这个外来事物有着各种各样的担心。于是,张秋便开始作动员工作。“你们这样想,把房子租赁给他们20年,村子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都会改善,游客也会越来越多,今后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这是一件彻头彻尾的好事。”在张秋的劝说下,不少村民将民居提供出来,有的还成了民宿的员工。

“最初只有我自己在民宿里工作,去年民宿扩建了餐厅,新建了一栋房子,现在已经招到8个村民,从事保洁、洗碗、收垃圾的工作,每个月他们都能拿到固定工资。我特别信任民宿管理团队,他们不把我们当外人,跟着他们一起干活,心里踏实。” 张秋说。

除了人员的变化,张秋也切身感受到民宿带给村子的变化。眼见着一座座房子拔地而起,一幢幢民居焕然一新,一间间由设计师精心打磨的客房有了新的主题,“北京海拔最高民宿”的品牌也逐渐打响。张秋告诉记者,自己打心眼里高兴。“现在村子里除了百花山社,还开了两家私人民宿、两家露营地,还有两家民宿正在筹备中。几年前,周边的房子都很破,慢慢地,大家意识到村子有变化了、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就更愿意把房子盖得漂漂亮亮的,这种改变都是在无形之中发生的。”张秋说。

不少客人会通过张秋购买黄安坨村的特产,无论是柴鸡蛋、还是五谷杂粮。张秋告诉记者:“客人总说,想吃点天然无公害的食物,对村民自家种、自家养的比较放心,就让我帮他们推荐,这时我就会帮他们与村民牵线。有的客人还会到村民家做农家饭,给村民提高收入带来了不少帮助。”

作为民宿管家,和很多客人成为朋友是张秋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他从不认为自己是在民宿打工,而是作为民宿和村子的主人,用真心对待每一位到访的朋友。“大家喜欢我、信任我,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我常跟他们说,来咱家有房住、有饭吃。”

“秋哥,求助,我们出来爬山了,但是孩子体力不支,能不能过来接我们。”接到客人的求助电话后,张秋二话不说就往山上走。百花山社民宿位于百花山半山腰,有些山路不好走,这时候张秋就会主动背起孩子。“我真怕他们摔倒,孩子才七八岁,他们安全我才能放心。希望所有客人都是开开心心来,高高兴兴走。”

张秋的付出被家长和孩子看在眼里,更记在心里。之前来过的孩子到民宿的第一句话就问“秋哥呢?”有的孩子会在中秋节要求妈妈给张秋寄月饼,有的客人会到秋哥家里做客……“信任是相互的,我希望客人来一次就能喜欢上这里。”张秋说。

“毕竟民宿在山上,蚊虫比较多。有一天秋哥严肃地跟我说,想到客人房间里有虫子,他晚上就睡不着觉,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此前考虑到整体美观,民宿的玻璃门内是没有加挂门帘的。秋哥告诉我,为了客人,必须要装上。这让我很感动,他真的是一切以客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百花山社民宿的主理人刘岚动情地说。

“其实我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我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民宿和村子发展得更好,让大家都受益,实现共赢。”张秋说。

记者从百花山社离开时,月亮已爬上树梢。“下次一定再来,山里的夜空可好看了,星星可亮了。”张秋边挥手道别边说,眼睛里闪着同繁星般动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