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青 李莉
近日,由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主办、市图书馆承办、市法学会协办的“文化三亚·书香天涯——百姓讲坛”,邀请海南琼亚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刘剑川律师带来“民法典理解与适用”专题讲座,不少市民表示,通过参加讲座开阔了视野、爱上了阅读。
据了解,“文化三亚·书香天涯——百姓讲坛”自2014年12月创办以来,已举办140余场讲座,吸引听众4.7万余人次,并被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工作小组、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评为“2017年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而这只是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为公众提供的众多文化服务的一小部分。
2018年7月,三亚被列入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在文化和旅游部、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的持续指导下,三亚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全市31项创建规划和51个指标已全部验收完成。
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局长陈震旻介绍,截至目前,三亚已建成市图书馆、市群众艺术馆、17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75个流动图书站、9个旅游咨询服务外阅点和2个报刊外阅点,以及13家数字影院、8家民办剧院、5家民办美术馆、5家民营博物馆,初步构建了“市—区—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我第一次来三亚,对这里不是很熟悉,工作人员帮了我很大忙,不仅帮我指路,还送我地图。”在解放路汽车总站前的三亚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暨书报亭里,来自四川自贡的游客肖先生为三亚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点赞。
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三亚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为强化体制机制的法律保障,加强政策法律运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同时,三亚加大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成立了三亚市创建示范区资金保障组,负责测算年度公共文化服务经费,并为创建工作提供保障,制定印发了《三亚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金管理办法》,确保创建经费专款专用。2019年、2020年三亚市区两级财政投入创建工作专项经费分别为3942万元、3598万元,重点用于公共文化建设薄弱环节和重点项目建设,以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等方面。
市创建办对照示范区创建标准和规划,按照8个方面26项60个指标,压实创建责任、落实创建任务,印发《过程管理规定》《创建资金管理办法》《工作督查制度》等规章制度,建立工作机制,全面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
三亚还在全省率先出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打造“周周演”剧场、“益起爱·阳光公益课堂”、文化讲坛、百姓讲坛、少儿成长悦读会、故事领读人志愿服务项目、送温暖数字资源放映等一批文化服务品牌。
对于特殊群体,三亚着力保障其基本文化权益,在各级公共文化场馆设置特殊群体功能区,设置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留守儿童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面向留守儿童推出阅读指导服务;面向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讲座;面向老年人开展智能手机培训、文化艺术等方面培训,广泛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公共文化服务。
三亚还借力专家团队积极组织推进制度设计课题研究,先后5次邀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专家开展调研活动,以“公共服务领域文旅融合的三亚探索”为题,从10个方面进行制度设计研究,打造“三亚中心”——文旅创新的“试验田”、“1+N”村级文旅融合的“三亚样板”等七大亮点活动和10个典型案例。
“三亚以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抓手,把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作为工作重点,逐步形成了设施网络化、机构数字化、服务社会化、队伍多元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共建共享,全面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陈震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