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圆明园学会是由考古、历史、文物、建筑、园林、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及相关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自愿结成的学术性社会组织。
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是民政部登记管理,文化和旅游部业务主管的国家级协会。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成立于1993年,由国务院原副总理、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开国上将张爱萍将军创建并担任首届会长。协会曾连续两次获得民政部“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文化和旅游部“优秀社会组织”称号。2009年协会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合作伙伴,是全球第一个、国内唯一一个与教科文组织建立官方业务关系的摄影组织。
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创办于1991年12月21日,创会会长为耿飚,协会以“永远不要忘记农民,要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为宗旨,目前有个人会员5548人,单位会员58个。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积极弘扬、挖掘、鼓励创新的所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项,特别是门户网设置的“云赏中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开展线上线下文化交流、专业展览、业务培训、国际合作、咨询服务等活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还组织专家、顾问、会员们走进相关乡村,与乡村地方政府及文化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参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中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协会是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作为党建工作机构,文化和旅游部作为行业管理部门,经民政部于2013年3月12日批复成立的国家级行业协会。协会成立了电子竞技分会、电竞酒店分会等11个分支机构,还特别设立中国电子竞技娱乐大赛(CEST)组委会秘书处、中国上网产业博览会组委会秘书处、团体标准委员会秘书处等3个特设部门。
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以下简称“程研会”)于1993年成立,旨在发扬光大京剧程派艺术(京剧四大名旦程砚秋)。会员由程派戏曲爱好者、戏迷和部分程派演员组成。
东方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广泛积聚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投身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是对中华文化遗产进行统筹保护的全国性文化公益平台。
韩美林艺术基金会于2013年3月20日正式成立,是由民政部批准设立、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非公募基金会;2017年被认定为慈善组织。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自1988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促进摄影艺术发展为己任,倡导艺术创作,提倡影像为社会主义文化和民众文化服务,鼓励和帮助摄影家及广大摄影爱好者提高专业水平,为摄影艺术活动提供积极的交流平台。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是建筑文化领域创作、研究和实践的专业学术团体。
“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以“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借鉴、以协会发起单位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在浮梁县“乡创特派员”制度前期实践为基础,是发挥文创引擎力量,促进人才要素配置的创新性制度设计。
中国酉阳乡村艺术季是中国雕塑学会与重庆酉阳开展的合作项目,自2019年启动,为时三年。2019年10月26日,中国重庆酉阳乡村艺术季在叠石花谷景区拉开帷幕,共有15位艺术家在酉阳叠石花谷的乡村大地上展出17组艺术作品。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通过创作高品质的乡村振兴歌曲,助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目前,学会主席团成员及部分理事、会员常年参与各级单位组织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歌曲作品创作。
自2019年以来,学会与山东章丘石匣古村落合作开展山东省非遗项目——章丘梆子的辅导和提升工程,助力筹建章丘梆子戏剧博物馆,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共同筹划举办石匣“过半年”暨乡村振兴戏剧节活动。
中华曲艺学会于1992年5月6日成立,其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说唱艺术研究中心,创建人是著名相声艺术家姜昆老师。学会主要职能是团结和组织广大曲艺界人士,开展学术交流、理论研究、国际合作、咨询服务等曲艺文化业务活动。
学会的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学术上的自由探讨;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团结国内热爱岩画及从事岩画保护与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共同致力于中国和世界岩画的保护及学术研究,宣传、推动中国岩画走向世界。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是国家一级学会,属于文化和旅游部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管辖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之一,成立于1986年7月5日,是经民政部、原文化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学会现有会员800多人,涵盖全国56个民族,并集结了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编创、舞蹈理论等方面的专家群体。
中国儿童歌舞学会成立于1993年。该学会坚持儿童歌舞艺术为广大儿童服务的方向,举办了多种类型的学术研讨会和师资培训班;多次组织开展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活动,有着丰富的儿童文化活动组织经验。学会主体会员从事青少年美育教育工作,主体人群是教师和艺术家,服务人群为0至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基金会成立于2015年12月,是经国务院批准,隶属于文化和旅游部业务主管,在民政部设立注册的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以张伯驹先生“文化为公”的人文思想为核心,以传播爱国主义人文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为三大核心理念。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是文化和旅游部业务主管、国家文物局业务指导的、由全国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专家学者、管理工作者和有关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前身为中国文化管理学会,成立于1991年12月20日,2013年协会经原文化部、民政部批准更名为“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一直以来,协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主动适应行业协会转型发展的新常态,本着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宗旨,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
学会以"专家+公共文化服务"为核心,以"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化服务于人民"为理念,通过专家基层采风、拓展基层公共文化范围来提升各民族特别是基层工人、农民、学生等群体的文化自信,发挥学会专业力量为全民城乡融合、各民族文化交流发挥自身应有义务。
《中国旅游报》社有限公司简介 | 版权保护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通知公告
中国旅游报 中国旅游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887号 京ICP备0501909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发布许可证:101200603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168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