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微信图片_20230609152159.jpg

随着旅游市场的恢复,救援行业迎来新形势,需要建立高质量的救援体系,打造全球双向救援体系的国内外双循环生态圈。

6月9日,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暨2023全球救援服务论坛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以“联盟联姻、平台联结”为主题,旨在通过联结全球本土化救援服务机构,巩固合作联盟,促进国内外双向交互,满足“走出去”企业和“走进来”人群的全方位综合服务需求。来自江泰全球救援联盟成员——日本株式会社利便中国区代表、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和学者、驻华使领馆官员代表、“走出去”企业相关负责人等200余人齐聚一堂。此外,大会联合江西、广东、江苏、河北、山东、新疆、宁夏等19个省份的商务厅(局)、外经协会等,共设立了22个分会场,组织当地的众多“走出去”企业共同观看。

论坛由江泰全球救援联盟主办,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支持,自2016年首次举办,至今已是第八届。江泰全球救援联盟主席沈开涛介绍“联盟联姻、平台联结”论坛主题的设立源于江泰全球救援联盟持续吸引更多成员的加入,形成服务更加丰富的联盟平台,各成员之间通过联盟增强互信,形成双向合作。依托联盟平台,实现联盟成员间的本地化服务有效联结与合作,实现业务双向交互式发展。

旅游恢复 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中国旅游研究院去年12月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显示,中国出境旅游市场逐步复苏,游客信心正在恢复,具有强烈意愿前往更远的目的地。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1月至4月,中国旅行服务进出口4441.9亿元,同比增长63.4%,今年旅行服务明显恢复。

会上,日本株式会社利便中国区代表陈竞阗谈到,随着旅游市场的恢复,疫情后救援行业迎来新形势。出入境限制逐步解除、旅游业复苏、各国卫生机构适应性调整;远程医疗快速发展、共享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跨国医疗合作需求更加迫切。

她表示,有必要完善全球救援体系。目前,全球双向救援缺乏系统性的救援体系;缺乏可持续、可负担、可获得的高质量服务;缺乏统一的协调和指挥,无法确保救援各方协同一致;缺乏标准化的收费体系与公平机制;缺乏现代创新技术的深度场景应用。

沈开涛表示,目前,全球救援市场停摆的危机还没过去,出境人员流动还未完全恢复到疫前水平,很多机构仍面临业务收入锐减、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很多被冲突和矛盾激化的地区,阻碍了全球救援业务的恢复发展;很多救援新需求突破了业务边界,给救援业务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院长谢朝武表示,许多传统的传染病仍未得到有效的遏制,新型疾病(医疗问题)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威胁,旅游活动成为许多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渠道。人与自然关系失调导致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愈加频繁,容易对区域性的旅游活动造成打击。

会上发布了《2023中国公民走出去安全全球风险版图》和《2023中国公民走出去安全风险指引》,旨在帮助中国公民稳妥应对疫情后出行所带来的多重安全风险和挑战,更加安全、平稳、顺利地“走出去”。

联盟联姻 扩大救援服务体系

国家开发银行规划研究院“一带一路”创新发展中心办公室资深经理温灏表示,扩大救援服务,建立可行性的救援体系是有效支撑。需要建立面向企业高管、劳务人员,专业人士,个人旅游、商务、探亲、留学、务工、公务等服务人群的“走出去”救援体系,打造全球双向救援体系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生态圈。

陈竞阗表示,通过“联盟联姻”加大全球救援联盟相关企业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当地本土化服务优势,完成跨区域、跨国界的救援服务。

她对后疫情时代救援行业提出了三点应对举措:一是科技赋能。更好发挥科技及互联网在救援行业的更广泛应用,实现救援更加智能化、线上化、标准化,提升数据分析能力等。二是合作共赢。更好地与全球各服务机构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沟通,互通有无,形成联盟,促使业务协同发展。三是满足多样化需求。新的全球安全态势,导致客户多样化及个性化服务需求增加,例如更高效的服务时效、更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更合理的救援费用、更能贴近生活场景的服务、更定制化的保障等。

沈开涛认为,未来全球救援的需求和供给,在市场恢复发展中将呈现两个特征:一是跨国跨界的救援事件不仅多,而且杂,传统救援服务可能会应接不暇;二是因为业务多且杂,倒逼救援服务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创新,新模式会不断涌现。

面对全球救援服务的新需求、新标准,沈开涛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依托“联盟联姻、平台联结”提供优质的本土化救援服务。世界各地的救援机构要联起手来,紧密合作,壮大全球救援联盟;借助平台,联结全球各种类型的服务资源,形成联盟成员本土化服务的新优势。二是汲取被动防控全球疫情的教训,持续强化前置干预,提升风险预防能力。专业机构要依托案例库及大数据分析工具,对各类风险进行模拟分析,以场景化的方式,贴合全过程进行风险识别,最大程度做好风险防范和转嫁工作。三是主动走出“金字塔”式的高费用服务模式,积极探索综合救援服务在日常场景中落地。除了传统医疗及旅行援助服务外,要围绕本地社区的老百姓日常生活、健康场景下的各类救援服务需求,持续增加服务供给。四是加快双向救援服务的广泛应用,实现“全球救援服务、全球冷暖共助”。目前,“走出去、引进来”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所以,救援服务不仅要关注“走出去”人群的“冷暖”,也需要关注“走进来”人群的“冷暖”,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畅通境内外救援救助服务。

2016年,以江泰全球救援联盟成员为基础建立了“大救星”全球救援服务平台,持续致力于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及公民提供包括救命、救治、救助、救护的“四救”综合服务,并提供“星使”现场服务,救援服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星使”达2084人。“大救星”从成立之初,就与全球200多家不同类型的服务资源,形成全球救援联盟;依托联盟平台,实现联盟成员之间本地化的救援服务合作。

对全球双向救援服务体系的未来发展,温灏建议,发展“一体两翼、内外循环”救援生态圈;链接全球本土化资源形成资源共享,跨国合作;发挥本土资源优势,提供高质量服务,形成全球服务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