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点声音>

全国统一推行学生春秋假制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研究出台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只有多方协同发力,才能让中小学生的春秋假真正走进现实

今年中秋国庆和暑期旅游市场的火热展现了旅游业恢复发展的强劲态势。假日旅游出行需求集中爆发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也引发了进一步优化学生假期的思考。近日,部分旅游业界人士联合撰文,呼吁统一推行学生春假制度,在五一前后为学生安排一周左右的假期,可考虑适当缩短暑假或寒假的天数,推动错峰出行和带动家庭出游。

其实,国内许多高校一直有放春假的做法。比如,中国人民大学从2004年开始就设置春假制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已连续10余年放春假及秋假。今年4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发布了长达9天的春假通知,鼓励大学生在最美人间四月天走出校园踏青、旅游。此外,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四川绵阳飞行职业学院、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安徽宿州航空职业学院等学校也相继推行了春假制度。

近年来,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相继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提出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各地可结合气候环境等情况,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的办法,引导职工家庭在适宜出行的季节带薪休假。可见,大中小学放春秋假,在政策层面上并没有障碍。

据媒体报道,自2014年起,杭州市在中小学阶段进行放春秋假试点。2023年,杭州中小学春假时间为4月27日至28日,即在五一前增加2天学生假期。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与高等学校相比,中小学推行春秋假制度的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中小学在中高考升学压力下,存在“放春秋假会乱了教学进度”的担忧;不少家长也有现实困难,孩子放春秋假,自己不能休年假,不但出游无法实现,连日常照看都可能成问题。

因此,推行学生春秋假制度,还需多方协同配合、做好对接。首先,要与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无缝对接。中小学放春秋假,确实可以缓解暑假亲子游集中爆发引发的旅游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也能更好发挥旅游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当然,只有落实好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中小学放春秋假的意义才能更好体现,否则就可能成为家长新的负担。带薪休假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推动、监督乃至问责。用人单位也应优先考虑子女上学职工的弹性休假安排。

其次,要与中小学整体教学安排无缝对接。安排中小学放春秋假,势必会对现行教学计划和进度、考试安排等产生一定影响。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中小学放春秋假的实施办法,学校在教学模式、教学制度上也要做出相应调整。这不仅是学习时间长短的问题,还是学习节奏变化的问题,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需重新适应。家长也应破除焦虑心理,切实陪伴孩子走进自然、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而不能将春秋假变成孩子的“第四学期”。

总之,全国统一推行学生春秋假制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研究出台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只有多方协同发力,才能让中小学生的春秋假真正走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