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点声音>

7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布《关于规范馆内讲解秩序的通知》,声明“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确因工作需要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的单位,须提前5日提出申请,报备讲解内容、讲解人员、活动流程、安全责任等材料”。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博的《通知》引发网友的广泛热议,支持与反对的声音都有。对此,博物馆方面表示,禁止社会人士在博物馆进行讲解,一方面是为了维持馆内的管理和服务秩序,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防止社会人士的讲解出现常识性、知识性错误,对游客造成误导。

客观而言,这两个理由在现实中确实都能够成立。在一些博物馆门口,人们经常会看到向游客兜售有偿讲解服务的人员,而在各类网络平台上,游客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提供博物馆讲解服务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社会人士的有偿讲解水平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不排除一些人的讲解存在严重的常识性和知识性错误,甚至是通过胡编乱造历史故事来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所以,从提升讲解水平和服务质量角度来看,国博此举有其现实必要性。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博物馆提供的讲解服务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很多时候并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而这正是社会性讲解服务存在的原因之一。

比如,一些博物馆提供的讲解员和志愿者免费讲解服务是定时的,如果游客错过了时间,也就听不到了。更重要的是,由博物馆方面提供的免费讲解服务,内容往往较为枯燥和单一,照本宣科,无法满足游客的现实需求。虽然一些博物馆也向游客提供有偿租用讲解器服务,但是无法回答游客的即时提问需求,游客的使用体验不佳。

如果博物馆方面提供的讲解服务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却又禁止社会人士入内讲解,那势必引发争议和质疑。所以说,博物馆方面不应一味地禁止社会人士入内讲解,而是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提升官方讲解的水平和质量,以此更好满足游客的现实需求。

在这方面,苏州博物馆实行的社会讲解准入制度值得借鉴,即对社会讲解设定规范管理制度,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博物馆公共服务,博物馆给予培训、认证、授权等支持和保障服务。这样既可以让一些社会讲解人士有了用武之地,同时也满足了部分游客的需要,还弥补了博物馆方面“官方讲解”人力和资源的不足,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