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古籍里的春联”发布暨春联书写活动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举行,“日出新卯 春暖兆福——二〇二三年新春典籍文化展”同时启幕。
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现场挥毫泼墨为读者书写春联 记者 陈晨 摄
活动现场,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王亚辉共同为活动开笔。国家图书馆馆员代表古籍馆副馆长刘波、中文采编部孟修宣读了22副春联。国家图书馆展览部主任顾恒介绍了新春典籍文化展的亮点、特色等情况。随后,熊远明、特邀嘉宾以及国图擅长书法的馆员代表现场挥毫泼墨,书写春联,为广大读者送上新春祝福。
春联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重要年节符号,写春联、贴春联是最鲜明的春节习俗之一,表达了中国百姓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去年,国家图书馆首次举办“古籍里的春联”发布活动,社会反响热烈。今年,国家图书馆古籍专家从14种古籍文献中撷取文辞典雅、寓意美好的春联22副,面向公众发布。22副春联中有出自敦煌文献的“福庆初新,寿禄延长”,有突出中华耕读传统的“鸡声催晓读,鸟语唤春耕”,还有与“癸卯”相关的“癸鼎镌铭百世宝用,卯门启运万物孳生”。
新春典籍文化展现场记者 陈晨 摄
“日出新卯 春暖兆福——二〇二三年新春典籍文化展”以典籍中的“兔”文化为主题,在介绍小年、除夕、初一、元宵节等节日年俗的基础上,通过“兔”字的演变、文学作品中的兔形象、与兔子有关的典故等内容,带领观众在品读相关典籍、了解兔子寓意象征的同时,感悟中华民族内涵丰富的春节习俗和质朴深沉的家国情怀,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展览将向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及有关单位进行免费推广,让全国人民共享文化盛宴,共贺新春。
春节期间,国家图书馆还将整合馆内优势资源,策划推出“寻年俗、读好书、享年趣”春节主题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广大读者在重拾传统新年民俗民趣的同时,感受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