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仙境,如今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黎坝镇倒是颇具其韵。初冬时节的清晨,黎坝镇又迎来一场蒙蒙细雨,青山与薄雾为这个美丽村庄勾画出一幅水墨,曾几何时“九阵三坝不抵黎坝的沟沟岔岔”的黎坝镇,正日渐成为都市人回归慢生活的向往之地。
黎坝镇地处秦巴山区,位于汉中市镇巴县西南部,因距城区较远,交通不便,早些年整个镇巴县属于深度贫困县。黎坝镇政府所在地的春生社区是中国石化陕西汉中石油的对口扶贫村,这里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7户。
村贫困老人刘茂德曾是中国石化汉中石油副总经理贾海龙的帮扶对象,尽管刘茂德已经脱贫了,但贾海龙还是会定期来看望他。刘茂德家的陈列很简单,几个盛满稻谷的粮仓显得格外显眼。把粮食装进仓里,把心才能放在肚子里。不仅如此,中国石化还在镇上给刘茂德谋得一份800元每月的公益性岗位,再加上每月低保金360元收入,除去日常种粮种菜,到镇上企业打点零工,一年保底收入也有1.5万元。“明年我60岁,按照现行政策,可以享受五保金和养老金,还可以选择免费居住镇上的敬老院……”说到自己日子的新变化,刘德茂脸上露出笑容。
黎坝镇北接陕西,南临四川,是川陕交接的东线重要通道。通往黎坝镇的路是典型的盘山路,绵延九曲的道路、路旁陡峭而又苍翠的山脉、红土的断层、山谷间的梯田……都会给第一次走进这里的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当然最深刻的要数巨型的滑坡落石,路上每隔几十米就会有标识牌,“地质灾害,注意安全”“山体落石,观望通行”。而这条路姜梨梨已经不知走了多少次。自2016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姜梨梨作为陕西汉中石油镇巴县公司经理,每半月都要到村里来一次。姜梨梨回忆说:“初次入村时山路曲折地让自己心里忐忑,最后是硬着头皮将车开进来,到了村子已满身是汗。可工作需要就得留下来继续干。”今年53岁的姜梨梨也是扶贫路上的老大姐,“只要知道身边的同志在进出扶贫村的路上,我都会默默祈祷,大家平安回家了才能安心。”姜梨梨说,现在黎坝镇道路越来越平坦,11月底新修高速公路开通后,汉中到黎坝镇只需3个小时,这里依山傍水的自然风光值得游客一探究竟。
村民冯寿香的丈夫和儿子都在外务工,家里有患病的儿媳妇和年幼的孙子,照顾家庭的重担落在这个农村妇女一个人身上。看着冯寿香家的情况,中国石化驻村干部李胜矛协调村镇相关部门将冯寿香儿媳妇送往县里的医院免费治疗,并给冯寿香安排公益性岗位,保证一个月800元收入,还给冯寿香买了两头猪仔和20只鸡苗,让她发展养殖业。得知冯寿香家还有土地但一个人没有能力打理,李胜矛只要有时间,就来帮忙,待到庄稼收成时,除了把粮食拿到村扶贫车间销售外,李胜矛还会自己出钱把一部分粮食买回家。“现在家里日子过好了,村里有帮扶干部,有扶贫车间,不仅省心,收入也多了。”冯寿香说。
“黎坝镇通过扶贫车间积极打造地标品牌,形成‘巴山艳椒’‘镇巴红’‘本翠大米’‘黎香菜籽油’等品牌,成功延伸产业链条,让辣椒、大米、菜籽等农产品进入超市、摆上城里人的餐桌。”黎坝镇副镇长杜小琴说,扶贫车间的这些产品现在都是订单保底回购村民家的收成,目前供不应求。下一步等到黎坝镇扶贫商品全部完成相关认证后,中国石化汉中石油会将黎坝特色农产品引入易捷便利店,利用销售平台量多面广的优势,为稳定脱贫构建长效机制。
黎坝镇建档立卡贫困户400余户,目前已实现全部脱贫摘帽。“我们要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杜小琴指着一幅金凤展翅的黎坝镇规划图说。目前,黎坝镇形成了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产业,以梅、兰竹、菊命名的易地扶贫安置小区里住了28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们要把黎坝镇的田园变成公园、农副产品变成旅游商品、移民安置社区变成旅游景区、移民安置社区变成旅游景区,将黎坝镇打造成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小镇。”杜小琴说。
绿树葱茏,道路干净整洁,住宅整齐划一,村民都有可观收入,昔日的贫困村变成美丽乡村。风轻闻鸟语,雨住听虫鸣,花海、云海、田园……所有能想象到的恬静浪漫都能在这个小镇实现。
(中国石化销售陕西石油分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