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你们看,前面好像一片红色的海洋,真的太美了!”近日,几名从广州前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的游客被途中的红草地景区吸引。随即,他们将车停在了红草地景区的停车场,到附近的打卡点小憩拍照。

多年前,这片位于甘孜州稻城县桑堆镇吉乙二村的红草地还是一片“原始”景象,鲜有游客停留。如今,红草地已跻身3A级景区,当地村民走上了发展旅游的脱贫致富路。

“通过集体分红,这几年吉乙二村每年每户能增收近2000元。”谈及如今的变化,桑堆镇镇长泽仁青佩感慨万千。

如此喜人的变化不止发生在吉乙二村。近年来,随着甘孜州旅游业的发展,让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广大汉藏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过去到处打零工,只能填饱肚子。去年在家里接待游客赚了20万元。”随着甘孜州旅游业的逐渐兴旺,44岁的泸定县杵坭村村民雷元强在自家院子里办起了农家乐。

在杵坭村,和雷元强一样开办农家乐的还有20多位村民。6000多米的旅游快速通道沿线,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处农家乐。旅游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同时,也引领当地村民共同迈向致富大道。

近几年,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也用美丽战胜了贫困。“香格里拉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让我动了心,给我壮了胆。”四季莲花客栈的经营者李雪租下了贫困户阿里呷乐900多平米的房屋,打造了一个藏汉风情的特色小客栈,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来。阿里呷乐出租的10多个房间,过去用来堆柴禾、拴牦牛,现在成了坐收红利、脱贫致富的美丽客栈。

丁杰东是香格里拉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几年前,他在政府帮扶下将自家闲置破旧的三层石屋打造成风情浓郁的藏家小洋楼,出租给当地旅游公司统一运营,年收入达25万元。同村34户村民的闲置房屋也都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变成了“黄金屋”。

在著名的景观大道318国道旁,雅江县的康巴汉子村已小有名气。凭借“康巴汉子”享誉中外的文化标签,这个小村庄吸引着众多游客,村民们找到了食宿接待等致富路子。

在丹巴县古碉·藏寨·美人谷景区核心地带,游客络绎不绝。桂花在此开办的乡村酒店每年能收入100余万。不仅如此,身为甲居藏寨支部书记的她还积极为当地1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

泸定县冷碛镇团结村素有“康巴第一村”的美誉,但由于交通条件制约,该村长期处于“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为改变这一状况,泸定县下拨专款修建道路,让团结村连上了甘孜州旅游大环线。现在,团结村已成为集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农家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文明示范村。一辆辆旅游大巴载着众多游客来到这里尝鲜果、拍美景、住农家。2019年,团结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1年的2200元增加到1万元,259户村民提前实现整体脱贫。

旅游业的长足发展,让甘孜这片神奇秀美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甘孜州,旅游路段沿线和景区核心村被定位为旅游服务产业区;低海拔山区村组被定位为农业产业区,村民围绕旅游餐饮项目规范化种植蔬菜水果;高海拔山区村组则主要为当地旅游市场提供优质特色肉制品和奶制品。

目前,甘孜州旅游业发展直接带动1.8万贫困人口实现就业,人均年增收804元,助推当地21个旅游扶贫重点村脱贫摘帽,该州先后成功创建泸定县、乡城县2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以及12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