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 四川:宫保鸡丁
一、所在地区:四川省
二、地方食材:鸡腿肉、油酥花生米
三、制作技艺
1.将鸡腿肉切成2厘米见方的丁,用食盐、酱油、胡椒粉、水淀粉码味上浆。
2.食盐、味精、酱油、醋、白糖、料酒、胡椒粉、水淀粉、芝麻油、鲜汤入碗兑成芡汁。
3.锅置火上,入油烧至150摄氏度,入干辣椒、花椒炒香、入鸡丁、姜片、蒜片、葱丁炒熟,烹入芡汁,收汁亮油。
4.最后加入油酥花生米炒匀,起锅装盘即可。
四、节气美食文化
立秋时节,民间有“贴秋膘”与“咬秋”的习俗。贴秋膘,即食用炖肉、烤肉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以肉贴膘,寓意着身体健康、抵御寒冷。
五、推荐理由
宫保鸡丁是一道闻名中外的传统川菜名品。此菜于清朝光绪年间于宝桢任四川总督时所创。丁宝桢喜欢吃鸡肉、花生米等,尤好辣味,于是厨师创制了一道将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下锅爆炒而成的佳肴。丁宝桢为官刚正不阿,政绩卓著,深得民心,去世后,清廷为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其为“太子太保”,人称“丁宫保”。人们为了纪念丁宝桢,将这道菜称为“宫保鸡丁”。
立秋 | 四川:跷脚牛肉汤锅
一、所在地区:乐山市
二、地方食材:牛肉、牛杂
三、制作技艺
1.将牛肉、牛杂洗净,焯水,然后入锅煮熟后捞出,晾凉,切成片。
2.小米辣剁碎、入碗,加食盐、味精、芝麻油、辣椒粉、香菜,制成味碟。
3.锅置火上,加入牛骨汤烧沸,放入牛肉、牛杂汆烫后,倒入汤锅,配上味碟即成。
四、推荐理由
跷脚牛肉汤锅,是乐山的一道传统特色名品,最早来自千年古镇苏稽镇。后来,有人在苏稽场峨眉河畔埋锅煮牛杂贩卖,成为苏稽牛肉汤锅的缘起。因汤锅摊上没有多余的凳子,食客常将一只脚跷着吃,“跷脚牛肉汤锅”由此得名,并传播到成都等地。
处暑 | 四川:雪魔芋烧鸭
一、所在地区:峨眉山市
二、地方食材:嫩肥鸭、雪魔芋
三、制作技艺
1.将雪魔芋用清水(温水)泡发1个小时以上,然后挤干水分备用。
2.鸭子洗净后切成块,锅中水烧开后放入鸭块,大火煮开后捞起备用。
3.烧油七成热后,放入干花椒、尖红辣椒、姜片、香叶、郫县豆瓣炒香,再加入鸭块翻炒均匀。
4.加入半锅开水,放入雪魔芋、料酒,大火烧开。
5.炖30分钟后加入酱油、盐、胡椒粉调味。
6.起锅时撒上香葱即可。
四、推荐理由
魔芋烧鸭是四川地区特色传统名菜,属于川菜系,是川菜传统名菜。成菜色泽红亮,魔芋酥软细腻,鸭肉肥酥,滋味咸中带鲜,辣而有香。
处暑 | 四川:乐山甜皮鸭
一、所在地区:乐山市
二、地方食材:麻鸭、麦芽糖、秘制卤水、食用油
三、制作技艺
1.洗净鸭子后焯水,捞出沥干水分。
2.将秘制卤水倒入卤锅中,放入鸭子,旺火烧沸后,改用小火卤1小时至熟后捞出。
3.用钢针在鸭身上戳数下,再沥干水分。
4.麦芽糖入锅,入清水25克熬化成晶莹透明的浓稠状备用。
5.锅置火上,放油烧至约125摄氏度,放入鸭子炸至外皮酥脆且呈棕红色时捞出。
6.最后刷上一层麦芽糖,斩成块,装盘即成。
四、推荐理由
乐山在历史上农耕发达,水田遍布,水稻田中养鸭子逐步成为当地人的习惯。乐山甜皮鸭,本地人常叫“油烫鸭”“卤鸭儿” 。旧时,乐山水运发达,码头饮食应运而生。商贩们在码头提篮叫卖“油烫鸭”,并将其用荷叶包裹,以节省商旅的时间。后来,此美食传到成都及周边各地,盛名就此远播。制作甜皮鸭的关键是选取生长期为60天的土麻鸭,选用30余种药食兼用料制成卤水卤制,再入油锅炸制、上糖上色,味道持久飘香,色如琥珀,风靡近百年。
白露 | 四川:通江银耳莲子羹
一、所在地区:巴中市通江县
二、地方食材:银耳、干莲子、大枣、枸杞
三、制作技艺
1.银耳、莲子、大枣、枸杞分别用水泡胀发透后,捞起洗净,其中莲子去心。
2.将银耳、莲子、大枣、枸杞放入炖锅中,加入清水、猪油,文火炖4小时后,加入冰糖炖融化,然后起锅装碗即成。
四、推荐理由
通江银耳莲子羹是通江的一道传统特色名品,是以通江银耳及莲子、冰糖为主料制作而成,质地润滑,味道甜美。通江银耳,因主产于通江而得名,以其质厚、肉嫩、易化和营养与食疗价值高而享誉海内外。
白露 | 四川:酸菜鱼
一、所在地区:四川省
二、地方食材:新鲜草鱼、酸菜
三、制作技艺
1.草鱼洗净后,从鱼尾处片成3片,1片鱼骨、2片鱼肉,鱼头斩段,鱼骨剁成块,鱼肉从鱼尾处斜刀切成薄片。
2.将切好的鱼片放入大碗中,碗中加入适量料酒、食盐、胡椒粉、1个鸡蛋清,用手抓拌均匀,腌制30分钟。
3.酸菜、泡椒洗净切段,干辣椒洗净剪成小段,葱姜蒜分别洗净切片,花椒粒洗净备用。
4.热锅凉油,油热后放入葱姜蒜片,爆香后放入鱼头鱼骨煎至两面金黄,一次性倒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煮30分钟。
5.另起锅烧油,油热后放入葱姜蒜片、干红辣椒、泡椒,爆香后放入酸菜爆炒,倒入之前煮好的鱼汤,加适量食盐、鸡精调味,煮15分钟。
6.捞出锅中的酸菜和其他配菜,只留酸汤底,再滑入一片一片鱼片,用锅铲小心地推开,煮2分钟,至鱼片变白。
7.将煮好的鱼片和鱼汤倒入大碗中,撒上干辣椒段、花椒粒,将烧好的热油浇在干辣椒段和花椒粒上。
8.最后撒上葱花,一碗酸辣可口、色香味俱全的酸菜鱼就做好了。
四、推荐理由
酸菜鱼属于四川非常有名的一道菜,以草鱼作为主要的原材料,加上四川人腌制的正宗泡菜烹饪而成,这道菜虽然属于四川的民间家常菜,但是却流传非常广泛,酸菜鱼里的鱼片非常的鲜嫩,爽滑,鱼汤超级鲜美。
秋分 | 四川:豆瓣鱼
一、所在地区:四川省
二、地方食材:草鱼、郫县豆瓣
三、制作技艺
1.鱼初加工后,在鱼身两面各剞数刀,用食盐、姜片、葱段、料酒拌匀,码味15分钟。
2.锅置火上,入油烧至200摄氏度,入鱼炸至起硬膜、浅黄色时捞出。
3.继续入油烧至100摄氏度,加入郫县豆瓣、姜米、蒜米,葱花炒香后加入鲜汤,继续加入鱼、料酒、白糖、酱油,烧至鱼变软、成熟时捞出。
4.锅中的汤汁用水淀粉收浓呈二流芡汁,入味精、醋搅匀,浇淋在鱼上即成。
四、推荐理由
豆瓣鱼是四川的一道传统特色名菜,因在鱼肴烹制中较多地使用豆瓣酱调味,豆瓣香味突出而得名。此菜现在大多用鱼香味,酌增糖和醋,咸香微辣、微带回甜,受到人们喜爱。
秋分 | 四川:张飞牛肉
一、所在地区:阆中市
二、地方食材:牛肉
三、制作技艺
1.洗净牛肉,去筋膜、油脂,切成块。
2.加入食盐、花 椒、八角、胡椒粉、桂皮、香叶拌匀。
3.放入8至10摄氏度的恒温室腌制8天。
4.锅中加入清水,放入牛肉煮熟后捞出,晾凉切片,装盘即成。
四、推荐理由
张飞牛肉,味源三国。此牛肉制作方法代代传承,成为阆中久负盛名的名特美食,因其外观特征为“表面墨黑、内心红亮”,与猛将张飞的形象相似,故称“张飞牛肉”。
寒露 | 四川:白马鸡汤
一、所在地区:泸州市
二、地方食材:土公鸡肉、青干花椒
三、制作技艺
1.土公鸡肉洗净后,斩成5厘米见方的块。
2.锅置火上,放入猪油、鸡油熬化,加入姜片炒成金黄色。
3.继续加入青干花椒炒香,放入鸡块炒至水分减少、出香。
4.加入井水,旺火烧沸,滤去浮沫、姜片、花椒,入秘制药材、转小火炖1小时至鸡肉肥软,起锅装入放有食盐、葱花的碗中即可。
四、推荐理由
白马鸡汤是泸州的一道传统特色美食。相传起源于清代嘉庆年间,由泸县太伏镇新路口一个名叫刘国清的人创制,至今有近两百年的历史。黄舣镇(原弥陀镇)白马场是白马鸡汤制作技艺的核心分布区域,也是原产地区域,白马鸡汤远近闻名,许多人慕名远道而来。
寒露 | 四川:东坡肘子
一、所在地区:眉山市
二、地方食材:猪肘、豆瓣、泡辣椒末
三、制作技艺
1.洗净猪肘,焯水后装入盆中,放入清水、姜片、葱段、花椒、料酒,入笼蒸至软熟,捞出装入大凹盘。
2.锅置火上,入油烧至120摄氏度,放入姜米、豆瓣、辣椒粉、泡辣椒末炒香,入鲜汤、食盐、白糖、鸡精、花椒粉、生抽、醋烧沸出味,淋在肘子上,撒上葱花、香菜碎即成。
四、推荐理由
东坡肘子是眉山的一道传统特色名品。相传苏东坡的妻子王弗做饭时因一时疏忽,将肘子烧得又黄又焦。苏东坡就让妻子用刀把烧焦的肘子刮洗干净,再放锅里炖煮,最后淋上炒制的各种配料,以掩饰焦味。没想到,肘子的味道出乎意料的好。苏东坡是美食家,不仅自己烹制此菜,还将此方法带到了各地,东坡肘子得以传世。
霜降 | 四川:米易铜火锅
一、所在地区:攀枝花市米易县
二、地方食材:土鸡、排骨、猪蹄、腊肉、火腿、腊板鸭、红苕、山药、棒菜、佛手瓜、野茼蒿、野薄荷、竹叶菜、灰灰菜、斑鸠菜
三、制作技艺
1.将土鸡、排骨、猪蹄斩成块;腊肉、火腿切成片;腊板鸭斩成块;红苕、山药、棒菜、佛手瓜、野茼蒿、野薄荷、竹叶菜、灰灰菜、斑鸠菜洗净切段。
2.取铜火锅,第一层放红苕、山药、棒菜、佛手瓜等素菜,第二层放土鸡、排骨、猪蹄等新鲜荤料,第三层放腊肉片、火腿片、腊板鸭块等腌腊荤料,第四层放肉圆子。
3.将味碟料分别装入小碗,制成味碟。
4.铜火锅放入炭火,置桌上煮熟食材后,蘸味碟食用;待锅中食材食完,可入野茼蒿、野薄荷、竹叶菜、灰灰菜、斑鸠菜等烫涮。
三、推荐理由
在安宁河沿岸的米易,常见一道风景:一些人围着一只烧木炭的铜火锅而坐,举杯相邀,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其实,米易铜火锅已有上千年历史。无论什么时节,好客、闲适的米易人总爱相邀而坐,觥筹交错,似有不吃铜火锅不言情,吃起铜火锅必诉怀的约定俗成。可以说,米易铜火锅吃的是一种文化,品的是一种感情。
霜降 | 四川:尧坝红汤羊肉
一、所在地区:泸州市尧坝镇
二、地方食材:羊肉、桂皮、老干妈辣椒酱
三、制作技艺
1.将羊肉提前煮几分钟,捞出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
2.将桂皮、生姜、大蒜、八角准备好,香料包也准备好。
3.油锅烧至六成熟,倒入玉米油,加入生姜、八角、桂皮煸炒均匀。
4.倒入羊肉,加入生抽、料酒,大火快速翻炒几分钟。
5.加入老干妈辣椒酱一勺,翻炒均匀。
6.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转中小火炖50分钟。
7.加入大蒜叶,大火烧5分钟后,加入少许盐,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四、推荐理由
尧坝红汤羊肉,作为川菜的一种,起源于清朝光绪末年。尧坝古镇在清朝年间是盐茶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老字号的羊肉汤锅每天现杀羊,直接用大骨红汤底炖煮,形成了经典的红汤羊肉。这种制作技艺经代代传承至今,见证了尧坝古镇茶马古道驿站的兴起与没落。这项技艺最初受到途经尧坝驿道的马帮指点,将辣椒等调料加入羊肉翻炒后一起混煮,使羊肉更加入味。这种做法让羊肉油而不腻、红而不辣,具有“香、鲜、辣、爽、嫩”的鲜明特色,深受顾客赞赏。
(本文图片由地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