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丨山西:夏乐西瓜
一、所在地区:运城夏县
二、主要食材:西瓜
三、生长环境
夏乐西瓜在山西十分著名。夏县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平均205天,年均降雨量500—600毫米,符合优质西瓜生长的气候条件。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立秋吃西瓜,意在立秋之日用西瓜“啃外”去除夏日暑气,“啃”下“秋老虎”。新鲜靓丽的夏乐西瓜,表皮又薄又脆,用刀破开后,满眼看到的都是嫩红色果肉,沁人心脾的瓜香迅速弥漫。
五、推荐理由
立秋时节吃西瓜,民间称为“咬秋”,可清除暑气。夏县西瓜瓜瓤与其他普通的西瓜不一样,它里面有红色、橙色色彩的过渡,尝一口爽脆甘甜。
立秋丨山西:六味斋酱肉
一、所在地区:山西太原
二、主要食材:酱肉
三、制作技艺
六味斋至今依在沿用传承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生产工艺,从选料、分割、煮制均按照传统制法进行生产。酱汁是由加入60多味中药材,慢慢炖煮6个小时的老汤,滤渣熬制而成。肉经过长时间的焖煮,肉皮油亮,红中透紫,绵软可口,香味四溢,具有“熟而不烂、甘而不浓、咸而不涩、辛而不烈、淡而不薄、香而不厌、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特点。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立秋贴秋膘,就吃“六味斋”酱肉。它是太原人餐桌上的佳肴之一。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因为到了夏天大家没有什么胃口,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等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时,就要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要吃六味斋的酱肉,“以肉贴膘”。
五、推荐理由
六味斋虽然在山西太原,但它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的北京。六味斋始创于1738年(清朝乾隆三年)。它生产的酱肉系列产品肉质精良,油光闪亮,香味浓郁,肉皮焦而不硬,绵而不粘,白肉肥而不腻,红肉瘦而不柴,食之久品余香,曾作为皇宫贡品享誉京师。
处暑丨山西:红面擦尖
一、所在地区:山西忻州
二、主要食材:高粱面
三、制作技艺
在山西,人们习惯把高粱面叫作“红面”。红面擦尖由粗粮细粮搭配制成,色泽鲜亮,口感独特,易于消化。
制作时,选用白面、高粱面等做原料,再掺入适量的凉水和温水,和成大小适宜的面团;用专用的擦床将面团擦到沸水锅中;水开加一两次凉水,再开锅将面捞出即成;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各种食材,如煮熟的青菜、西红柿酱、肉卤酱等拌匀,即可食用。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到了处暑,人们要吃点粗粮和清淡的饮食化解“秋乏”,因而红面擦尖便是较好的美食之一。
五、推荐理由
红面擦尖是山西久负盛名的传统美食。红面擦尖是用高粱面做成的粗粮,面条呈现红棕色,处暑时节食用有助于降三高,助消化,是老人小孩必吃的山西特色美食。
处暑丨山西:香酥鸭
一、主要食材:香酥鸭
二、制作技艺
将鸭子洗净先用盐在鸭子身上抹匀,在把其他辅料拌匀,放到鸭肚子里腌制12小时,然后将鸭子蒸四小时后放凉,等锅里烧油热下油炸酥鸭子,切块装盘。
三、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太原香酥鸭的制作方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源于宴请朋友之后叫家厨将剩余的盐水鸭加入香料上笼蒸后,下油锅炸酥。不想此菜香气四溢。而且肉烂骨酥,富商大悦,便常用此菜招待贵客。
四、推荐理由
俗话说“处暑吃鸭,无病各家”。秋鸭肥美,味甘性凉,能除秋燥,是非常适合处暑时节吃的润燥食物。
处暑丨山西:黄河大鲤鱼
一、所在地区:山西临汾吉县
二、主要食材:黄河大鲤鱼
三、制作技艺
黄河鲤,自古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之说。其制作方法,先将清洗干净的新鲜黄河大鲤鱼腌制六小时,用玉米淀粉拍干,然后用六成热的油温炸至金黄色,浇上花椒、大料、干辣椒、葱、姜和山西老陈醋熬成的汤汁,就可以上桌了。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山西黄河鲤鱼,主要产于山西境内的黄河干流及其重要支流河段,以黄河干流河湾地带的河段产量最丰。山西黄河鲤鱼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与宁夏黄河鲤、河南黄河鲤、山东黄河鲤、陕西天桥黄河鲤并列为黄河干流的“五大名鲤”。
五、推荐理由
民间说:秋季是进补的好时节,鱼则是进补的最佳选择。黄河大鲤鱼肉味鲜美,营养价值,蛋白质含量高,容易被人体吸收,因而处暑吃鱼成了人们的习惯。
白露丨山西:小米粥
一、所在地区:山西长治沁县
二、主要食材:沁州黄小米
三、制作技艺
沁州黄小米的食材有小米,红枣,枸杞,红糖。先将小米淘洗净,红枣洗净去核,枸杞洗净,红糖掰小块,再将小米冷水下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加入红枣,文火慢煮40分钟,出锅前加入红糖搅拌至融化,再撒上枸杞即可。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白露之后要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少吃一些寒凉的食材,这样可以帮助养润胃气。“白露黄金粥”就是用沁州黄小米、大枣来煮粥,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适合秋季食用。
五、推荐理由
沁州黄小米以皇家贡米而久负盛名。其色泽自然、状如珍珠米油醇厚、清香扑鼻绵软可口、营养丰富被称为“金珠子”。用沁州黄小米熬的小米粥会在表面形成一层浓稠、厚重的米油,米粥渐凉的时候,可以用筷子在表面揭起皮来,也叫“圪晾皮”,再凉又可以揭第二层,之后还可以揭第三层,直至冷却成凉粉一般的块状,口感软、润、香、滑。
白露丨山西:拔丝红薯
一、所在地区:山西阳泉
二、主要食材:盂县仙人红薯
三、制作技艺
拔丝红薯的制作方法:先把红薯去皮洗净,再切成小块备用。再调个面糊,碗里加入一勺淀粉、一勺泡打粉、三勺面粉,再加入半碗水搅拌均匀。然后开始炸红薯,油的量能没过红薯即可,大火烧油至五成热时,转小火炸制,把切好的红薯块挂糊后下入油锅炸,炸至红薯表面金黄。准备半碗白糖、小半碗水,把水和白糖依次倒在锅中,用手把锅抖一下,让糖和水尽量融合在一起,这里注意熬糖色要用小火,要不停地搅拌防止糊锅,这个时候白糖基本都融化了,出现很多细细密密的小泡。再将炸好的红薯块下锅,糖汁儿也开始变成浅咖啡色,其间要用锅铲快速翻动,让红薯块每个面都能迅速沾满糖色,直至糖色裹匀红薯表面就可以准备出锅了。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以养胃,所以旧时农家有白露吃番薯的习俗。盂县仙人红薯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常吃能宽肠通便、益气生津。而在白露时节,番薯除了可以调理肠胃,还能把身体在暑热天气时积攒的湿热带走。
五、推荐理由
仙人红薯历史悠久,史志记载“民国25年,盂县种植面积就达5万余亩。”仙人红薯外皮呈红色,内部肉质细腻,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
秋分丨山西:玉谷叶沾片子
一、所在地区:山西太原市清徐县
二、主要食材:玉谷叶(苋菜)
三、制作技艺
沾片子又叫沾尖尖、拖叶子。就是把各种蔬菜,比如豆角、茄子、土豆、白菜叶、菠菜叶等放到事先调好的面糊里蘸一下,蘸了面糊的蔬菜立即放到开水锅里煮熟然后蘸上西红柿酱、老陈醋加上蒜泥、辣椒。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秋分吃野菜,身体长得快。”秋分时节是苋菜生长得最旺盛的时间,人们出游田间,觅田野上的苋菜蘸上面糊放入锅中煮熟,再蘸上西红柿酱等酱料,润燥还养生。
五、推荐理由
沾片子是山西清徐县一带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一道面食,山西的面食在全国很有名,吃法也很多。最常见的就是用面粉裹上苋菜,喜欢吃西红柿酱的还可以多蘸一些西红柿酱,酸甜又夹着清爽的苋菜,味道独一无二。
秋分丨山西:老醋鸡蛋
一、所在地区:山西晋中平遥
二、主要食材:山西老陈醋
三、制作技艺
山西著名的老陈醋宁化府陈醋,酿造过程采用独特古法酿造,无添加剂和防腐剂,其醋味道甜绵香酸,久存不变质,营养价值高。老陈醋鸡蛋是将煮熟去壳的鸡蛋放入宁化府老陈醋中浸泡密封,经过10天左右,开封倒出醋液,就能食用。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秋分时节可适当食用陈醋。陈醋又被称为苦酒,自古以来就是一味重要的中药。中医认为酸入肝,肝主血。陈醋味酸,能增强药物疏肝止痛作用,并能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散淤止痛,同时起到解腻的作用。
五、推荐理由
平遥古城老醋鸡蛋,山西特有的老陈醋与鸡蛋的奇特组合,让老醋鸡蛋醇香味美。秋分吃老醋鸡蛋既能调节血脂降压,还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寒露丨山西:羊杂汤
一、所在地区:山西大同
二、主要食材:羊杂
三、制作技艺
首先羊肠肚要用烈性烧酒多泡一阵,然后清洗一下,再倒进醋揉搓,用清水冲净。准备香沙、草扣、丁香、肉桂、毕卜、良姜、香叶、沙仁、一口香、甘草、八角、小茴香、花椒、辣椒、大葱、蒜瓣、鲜姜、粗盐。用纱布缝一个小包,将调料包进里面,葱姜蒜、辣椒可以不包。先开锅,将肺、肝斩成几块置于锅中,肠肚直接投入。再次开锅,投入料包、葱姜蒜、辣椒,倒适量酱油、粗盐,文火煮一小时。将煮熟的羊杂切成碎块。把煮过的汤另倒进盆中。洗净锅,将羊油切成小丁,热锅化成液态油,关火。羊油温度降到半成热的时候,倒进辣椒面搅匀。接着冲进老汤,煮沸后放进切好的杂碎,同时别忘了加进切成细条的羊血,略煮五六分钟关火,羊杂就好了,最后放入粉条,地道的羊杂汤就做好了。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俗话说“寒露羊肉赛人参”。在二十四节气中,寒露是第一个有“寒”字的节气,代表着气温从初秋的凉爽转向了深秋的寒冷,人易受凉生病。适当吃些暖胃热乎的食物十分重要,如羊杂汤,能够增强身体抵抗力,防止寒气侵入身体。
五、推荐理由
寒露时节来一碗热乎的大同羊杂汤,瞬间暖到心里。大同德味馆正宗的大同羊杂汤可汤可饭,羊杂汤里加上粉条,再放点辣椒,喝一口鲜汤,吃一口杂碎,嗦一口粉儿,味道香醇浓郁,暖和又美味。
寒露丨山西:蜜汁长山药
一、所在地区:山西平遥
二、主要食材:长山药
三、制作技艺
首先用温水泡好枸杞备用,再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两寸长、三分厚的条,入开水锅焯1分钟左右,捞出整齐地摆放在盘内,并将泡好的枸杞均匀地撒在山药上。炒锅中加水,放入冰糖,用小火熬制使冰糖完全融化,然后倒入蜂蜜,熬至开锅冒泡即可出锅,将蜜汁均匀地浇在山药上即可。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寒露时节吃长山药具有补肺气、润燥、养阴的作用,对于秋季常见的干咳、口干舌燥等症状具有很好的缓解效果。其次,山药还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调节血糖水平,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五、推荐理由
平遥长山药是一种食品,亦可入药,有健脾、养胃、益气之功效。块茎肉质肥厚,直径2-7厘米,外皮黑褐色,外皮黄褐。平遥长山药是历史悠久的著名特产,尤以岳北一带所产长山药尤为优质。平遥古城最独具特色的菜品是蜜汁长山药,放了沙棘果粒,口感甜糯,清香温润,亦是滋补佳品。
霜降丨山西:柿饼
一、所在地区:山西汾阳
二、主要食材:柿子
三、制作技艺
将成熟的柿子摘下来后,先削去柿皮,再放在太阳下晒,晒软后反复捏匀继续晒,反复多次后收藏在大缸内,来年春天便可开缸,食用美味的柿饼了。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俗话说:“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古人在霜降吃红柿子,认为不但能御寒保暖,还有“事事如意”的好兆头。柿子初红,是酸涩的,唯有等到严霜打一打、冻一冻,才有甜蜜的汁水。凛凛白霜,却能减苦增甘。
五、推荐理由
柿子是吕梁市孝义市特产。孝义柿子以其细腻的果肉和浓郁的风味受到人们的喜爱。果实饱满,色泽金黄,甜度适中,是秋季不可多得的美味。
霜降丨山西:平遥牛肉
一、所在地区:山西平遥
二、主要食材:平遥牛肉
三、制作技艺
平遥牛肉加工的手工技艺全面继承了“老字号”的传统。在加工工序上,从一头牛的筛选到出肉,概括为五个字,即相、屠、腌、卤、修五大工艺流程。瘦而不柴、肥而不腻、鲜嫩可口,没有牛肉的腥味,入口之后只有鲜香之气。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霜降时节昼夜温差很大,正所谓“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是一年中最适合御寒进补的时节。霜降进补要多吃牛肉,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牛肉补气,功同黄芪”,中医认为,牛肉有滋养脾胃和温中益气的作用,还能暖身补气、强身健体。
五、推荐理由
平遥牛肉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工艺、深邃的文化、纯美的馨香和丰富的营养,成为平遥古城一道香味四溢的美食。平遥牛肉的特点是色泽红润,肉丝纹路清晰可见,外观十分诱人。吃起来则肉质鲜嫩,浓香扑鼻,咀嚼不费齿力,特别是刚出锅的牛肉,刀不切味不出,而只要用刀一拉,顿时浓郁的肉香便扑鼻而来,令人口舌生津,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