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重庆:荣昌区芋儿鸡
一、所在地区:重庆市荣昌区
二、主要食材:芋头、鸡
三、制作技艺
在林中捕上一只成年公鸡,就地挖上几株芋儿,热气腾腾的红油在锅中翻滚,香气在小火烧制的“咕嘟”声中愈发浓烈,调料与肉香渗入其中。芋头的香甜和鸡肉的香辣让这道家常的风味变得风韵十足、流连忘返。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立秋有“贴秋膘”的习俗。在炎热的夏季人们食欲往往不佳,身体可能会有所消瘦。立秋时适当吃一些肉类食物,如炖鸡,可以补充营养。而芋头是秋天的应季蔬菜,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既能当主食,又可以入菜,是一种饱腹健康、有益脾胃的碱性食物。两者结合最适宜“立秋”食用。
五、推荐理由
荣昌的美食,总能在家常之中找到令人惊艳的味道。芋儿鸡,一道资深的重庆特色家常菜,其麻辣鲜香总是让人欲罢不能。当年,一家荣昌当地的农户,偶然将自家地里的芋儿与家中饲养的土鸡一同炖煮,却意外发现其美味无比,芋儿鸡的名头因此流传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道菜的制作工艺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从一道好吃的农家菜变成了家庭聚餐、宴请宾客的上选。荣昌芋儿鸡,以吴家镇最为出名。除荣昌食客外,很多内江、资阳的食客特地驱车来到荣昌区吴家镇品尝芋儿鸡。吴家镇芋儿鸡好吃的关键在于本地土鸡的肉质,野外放养,粗粮为食,虽长势慢,但肉质紧实、肉香浓郁。
立秋|重庆:永川豆豉鲫鱼
一、所在地区:重庆市永川区
二、主要食材:土鲫鱼、永川豆豉
三、制作技艺
豆豉鲫鱼烹饪方法也有着鲜明的川渝特色:原料处理“到位”,鲫鱼处理干净后在鱼身两侧各划几刀,以便入味。豆豉切碎,葱姜蒜切末备用;炸鱼“出色”,热锅凉油,放入鲫鱼炸至两面金黄;炒料“劲爆”,锅中加入葱姜蒜爆香,再加入八角、香叶、豆豉炒香;加水“雅量”,把炸好的鲫鱼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约10分钟;调味“有料”,加入料酒、生抽、老抽、糖、盐、鸡精;收汁“红火”,待汤汁浓稠时,加入适量红油,关火即可。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永川豆豉是由新鲜黄豆通过独有的酿造手法制作而成,虽一年四季均可酿造,但黄豆成熟于秋季,新鲜黄豆酿制出的永川豆豉风味更佳,搭配秋季肥硕鲜嫩的鲫鱼,制作成风味独特且滋补的永川豆豉鲫鱼。
五、推荐理由
渝味美食,不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本地风物与文化的舌尖传承。永川豆豉驰名中外,2008年6月“永川豆豉酿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川菜大厨将豆豉和鱼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道非常有特色的菜肴:永川豆豉鲫鱼。
豆豉配上鱼肉,咸鲜十足,回味悠长!永川豆豉鱼大体分为豆豉鲫鱼、豆豉酥鱼、豆豉瓦块鱼三种。其中这道豆豉鲫鱼色香味俱佳,豉香浓郁,咸鲜可口,鱼肉酥香入口化渣,每一口鱼肉都充满了永川豆豉的香味。
立秋|重庆:东东杨记白砍鸡
一、所在地区:重庆市渝中区
二、主要食材:活鸡,红油辣子
三、制作技艺
活鸡宰杀,煮熟,砍块,装盘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整个夏天都是旺季
五、推荐理由
郭沫若在所著的《賟波曲》中有这样的描述:“少年时代在故乡四川吃的白砍鸡,白生生的肉块,红殷殷的油辣子海椒,现在想来还口水长流”……从此口水鸡的叫法便盛传开来。
处暑|重庆:荣昌区盘龙仔姜爆鸭
一、所在地区:重庆市荣昌区
二、主要食材:仔姜、农家土鸭
三、制作技艺
将肉质鲜美的鸭子切块洗净,放入油锅,然后将自制泡姜、泡海椒、豆瓣及其他佐料加入其中翻炒,鲜嫩的盘龙仔姜与新鲜的农家土鸭在烹制中产生丰富的味觉层次感。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特别肥美,营养丰富。处暑这天荣昌人都会去买农家土鸭,做好仔姜爆鸭送一碗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五、推荐理由
盘龙仔姜爆鸭,是一道富有川味的经典美食。它以嫩滑的鸭肉搭配香辣的仔姜,烹制出一道鲜香四溢、口感丰富的佳肴。
“薪芽肌里细,映曰莹如空,恰似匀指妆,柔尖带浅红。”这是对刚出土仔姜的形容。仔姜除了具有肌里细、匀指妆的形色之外,还有着清香、脆嫩、微辛的特点。荣昌盘龙出产的生姜与夏布一样声名远扬,其色白质嫩,清香可口,爽口化渣,具有粗纤维含量低、含硫量少等特点,用其制作姜爆鸭可使香气更加浓郁,风味更加别致。
白露|重庆:天岗玉叶茶豆花
一、所在地区:重庆市荣昌区
二、主要食材:茶叶 豆子
三、制作技艺
上品黄豆与茶叶一同浸泡8小时,每一粒黄豆都浸染了茶香。磨成豆浆后煮沸,然后转小火用卤水进行点浆。当豆浆开始凝固时,再加入精心挑选的茶叶。这一步是茶豆花的独特之处,茶叶的加入不仅增添了鲜爽口感,还让豆花的颜色更加诱人。最后,待豆腐成型,经过聚拢与压力,茶豆花便制作完成。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白露时节,气候渐凉,燥气渐生。人体的新陈代谢开始调整,天岗玉叶茶豆花的温润特性,既能滋润干燥的肌肤,又能调和肠胃,减轻秋燥带来的不适。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为人们迎接秋季、调养身心的理想选择。
五、推荐理由
豆花是川渝一带常见的小吃,鲜嫩,蘸水香辣,清爽可口,那么将鲜嫩清爽的豆花和茶叶相融合,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美味呢?清升镇茶豆花虽然与传统豆花做法无异,但选用的黄豆与茶叶的结合却赋予了它独特的风味。
二者结合,绽放出令人惊叹的美味。嫩绿的茶叶点缀在白玉般的豆花上,口感柔嫩绵软,微辣蘸料中伴着木姜子的香气,快意又解馋,无疑是芒种节气的最佳菜肴。
秋分|重庆:万灵清蒸母猪壳
一、所在地区:重庆市荣昌区
二、主要食材:鳜鱼
三、制作技艺
烹饪母猪壳,采用的是传统的川菜做法。姜、蒜、红辣椒切丁,鲜鱼洗净去腥。随后,经过码料、过油、翻炒等步骤,再融入麻辣味汤料小火煨熟至入味。待鱼起锅后,迅速淋上特制的香油佐料。随着滋啦啦的声响,热气腾腾,香气扑鼻,令人垂涎三尺。最后撒上翠绿的小葱,一道色香味俱佳的鱼肴便完成了。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从中医角度看,秋季注重滋阴润燥,而清蒸鳜鱼相对清淡,符合秋季饮食养生的原则,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
五、推荐理由
荣昌的万灵古镇,有一条古老的濑溪河流淌,孕育着母猪壳这颗河鲜明珠。它的学名鳜鱼,曾让唐朝诗人张志和为之吟咏:“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而在这美丽诗篇背后,隐藏着一品河鲜的不凡风味。
因为鳜鱼嘴巴的形状很像猪的嘴,以前在濑溪河捕鱼的渔民习惯把它叫作母猪壳。母猪壳被誉为四大淡水名鱼之一,其制作技艺“清蒸母猪壳”列入荣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母猪壳也称“鳜鱼”,其肉质洁白细腻,无小刺,口感鲜美无比。而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更是将其誉为“水豚”,意指其味道与河豚相媲美,足见其珍稀与美味。
秋分|重庆:永川豆豉回锅肉
一、所在地区:重庆市永川区
二、主要食材:五花肉、永川豆豉、蒜苗
三、制作技艺
永川豆豉属毛霉型豆豉,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氨基酸,香气浓郁,滋味鲜美,既可用于烹饪,也可代菜佐餐。精心挑选一块紧实肥嫩的后腿二刀肉,配上永川豆豉、豆瓣、甜面酱、蒜苗等,就能做出色泽红亮、肉香浓郁、豉香咸鲜、肥而不腻的豆豉回锅肉。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永川豆豉虽四季可制作,但黄豆成熟于秋季,新鲜黄豆酿制的永川豆豉风味更佳。配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制作出锅气满满的永川豆豉回锅肉,贴秋膘,好过冬。
五、推荐理由
当川味之源豆豉和回锅肉相遇,那便胜却人间无数美食。永川豆豉回锅肉,肥而不腻,香得上头。永川素有“海棠香国、三江粮仓”美誉。在本地风物中,以国家级非遗豆豉最为出名,因此永川也被称为“豆豉之乡”。 回锅肉是一道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川菜,起源于川渝地区。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被称为“油爆肉”。而两者在永川得到的深度融合,最终成就了现在的永川豆豉回锅肉。
寒露|重庆:荣昌卤鹅
一、所在地区:重庆市荣昌区
二、主要食材:鹅
三、制作技艺
荣昌卤鹅的制作工艺,将食材的优点发挥到极致。从选材到腌制,再到卤制过程,每一步都精心操作,保证了卤鹅的口感和营养价值。纯中药秘制卤料配方与陈年老卤的加持,更让每一块鹅肉都自带醇厚风味。如今荣昌的大街小巷每到中午、傍晚时分,都是卤鹅飘香,更印证了那句荣昌老少皆知的顺口溜:——“卤鹅卤鹅,盯一眼走不脱。”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荣昌卤鹅肉质鲜嫩多汁,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多种营养元素,在寒露时节食用可为身体补充能量,增强抵御寒冷天气的能力。从中医角度而言,寒露后人体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而鹅肉性温,具有补虚益气、暖胃生津的功效,能够滋养身体,适应节气变化带来的影响。
五、推荐理由
在荣昌区,“荣昌卤鹅”是最具代表性的移民美食,更是重庆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荣昌卤鹅的独特魅力,源于其精挑细选的中药材和古老的卤制工艺。经过百年的传承与发展,荣昌卤鹅早已形成了令人称道的口感。用于制作卤鹅的二十多味药材既能防病、治病,又能产生香味。药材的浸润深藏功与名,使得卤鹅的味道更加醇厚,香气四溢。这道卤味,色泽金黄、五香味浓、口感粑软适中、肉感香嫩,吃上一口便有一眼万年之感。荣昌卤鹅既有粤菜和潮汕菜注重的用料选料、味尚清鲜、油而不腻的特点,又有川菜调味多变、口味浓醇、麻辣鲜香的地方风味。
寒露|重庆:永川星湖鱼
一、所在地区:重庆市永川区
二、主要食材:卫星湖生态鱼、酸萝卜、泡姜、泡辣椒
三、制作技艺
将卫星湖生态鲜鱼洗净切段,再放入少许食盐码味备用,将独家秘制本地酸萝卜、泡姜、泡椒洗净切好备用。然后,起锅加入土猪油及酸萝卜、泡姜、泡椒和山泉水熬制成底料,再将鲜鱼段放入已熬制汤锅中煮熟。最后,加入适量盐和葱段起锅装盘,撒上鱼香菜即可。星湖鱼味型为酸汤开胃型,汤色淡黄诱人,是永川人常向远道而来的亲友们推荐的地方特色菜品之一。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卫星湖的生态鱼在秋季长得肥硕饱满,肉质恰到好处,配上酸萝卜等熬成汤,鲜美而温补。
五、推荐理由
中国人吃鱼,有头有尾,又风味万千。名列永川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星湖鱼入口鲜香,耙糯鲜嫩,鱼汤清香,微伴酸辣,一口汤一口鱼,回味无穷。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星湖鱼是取永川卫星湖生态鱼为基本材料,辅以自制配料和山野香菜等,无胡椒、尖椒类辛辣佐料,亦无味精调理,香气扑鼻,健脾开胃。其不腥不腻,不燥辣的特点,充分展现了巴渝菜品入味的特色,又具有自创独特的风格,深受广大食客推崇,堪称永川美食一绝。
霜降|重庆:荣昌铺盖面
一、所在地区:重庆市荣昌区
二、主要食材:高筋面粉、水
三、制作技艺
荣昌铺盖面的形成需经过发面、揉面、扯面三个步骤。面团发酵完成后逐渐揉展开来直至成为半透明的面皮,而后再扯5到6块面皮置于用猪骨或鸡肉精心熬制的滚烫热汤中煮熟,这样一碗筋道的荣昌铺盖面就制作完成了。
四、节气旅游美食文化
霜降节气,寒意渐浓,宜进补。鸡肉性温,温中益气、补精填髓。搭配上面条,营养均衡,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使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的变化。
五、推荐理由
在重庆的烟火气中,有一道美食如同古典诗篇般流传至今,它就是荣昌铺盖面。重庆市级非遗铺盖面的魅力,首先在于薄如纸、匀如玉的面片,每当师傅从面团上扯下一小团,那轻盈的动作仿佛是在创作一幅作品。汤底选用猪骨或鸡肉精心熬制,每一滴汤汁都汇聚了时光与匠心的精华,醇香而营养。师傅们凭借长年经验,准确地掌握每一环节, 确保面条的口感与韧性。
作为荣昌地区的传统美食,铺盖面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和情感,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荣昌的每个角落,都有关于铺盖面的故事。在繁忙的生活中偶尔停下脚步,来一碗铺盖面,让那醇香的味道带你感受这面中诗,汤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