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立秋 | 福建:琅岐煎流蜞

一、所在地区:福州市马尾区

二、地方食材

流蜞、油、盐

三、制作技艺

将捕到的流蜞用清水洗净,使用鲜蛋清饲养流蜞。当流蜞吃饱喝足,肚子鼓胀时,加入少许精盐和醋,用小木棒搅拌。将流蜞和蛋清拌匀后,放入油锅中,用温火烤熟,然后压成扁饼状。

四、节气美食文化

流蜞生活在咸淡水交接的河流、湿地、稻田表土层里。因蛋白质含量丰富,被称为“江中的冬虫夏草”。

五、推荐理由

流蜞只在夏末秋初大潮的暗夜,趁着北风涌到水田里。流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入口鲜甜、不肥不腻。


立秋 | 福建:泥鳅面

一、所在地区:宁德市周宁县

二、地方食材

泥鳅、面

三、制作技艺

将买来的泥鳅放在清水里养几天吐沙,去头、去肠清洗干净。热锅下油,放生姜片,煎炒泥鳅。

倒入适量黄酒、酱油、盐调味。倒入适量开水,加入面条大火烧开后,小火稍炖一会儿,出锅。

四、节气美食文化

秋季的泥鳅最好吃,有“水中人参”美誉的泥鳅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在秋天食用泥鳅对于身体好处颇多,民间有“秋风起,泥鳅肥,初冬泥鳅赛人参”之说。

五、推荐理由

从中医食疗的角度上来讲,泥鳅性平、味甘,入脾经。适当吃泥鳅,有健脾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


立秋 | 福建:炸米冻、包心米冻皮

一、所在地区:三明市沙县区

二、地方食材

早稻米、熟石灰

undefined

三、制作技艺

米冻:将籼米磨成浆后加入食盐和熟石灰,放入锅中不停搅动,并不断加入适量温水。为使米浆受力均匀,不结成颗粒,当米浆熟糊时,用小火焖片刻即可舀出冷却。刚出锅的米冻碱香味十足,韧性极好。

米冻皮:米冻皮和肠粉制作的方法大同小异,将早稻米浸泡一晚,加冷米饭一起磨成米浆。将磨好的米浆放在烧沸的水上,盖上锅盖加热。旺火煮1分钟后,掀开锅盖,一片蒸腾中,看到米冻皮鼓起大泡,即可将铁盘从锅中取出,用筷子将滑而薄的米冻扒拉下来,自然形成小卷。

四、节气美食文化

 沙县炸米冻是一种家常小吃,做好的米冻皮,洁白细腻,闪着晶透莹润的大米光泽,散发出稻米的清香。

五、推荐理由

沙县米冻皮类似肠粉,而包心米冻皮则算是米冻皮中的奢华版,洁白细腻的米浆皮包裹着茭白、胡萝卜、香菇、肉丁,以及生姜末,令米冻皮的味道更加层次分明。刚出锅的米冻皮,冒着蒸腾的热气,浇上用酒糟炒香熬煮出的泥鳅汤,大米的香味混合咸香微醺的汤头,吃起来爽滑鲜嫩且十分入味,一碗下肚,酣畅淋漓、舒服开胃。


处暑 | 福建:同安煎蟹

一、所在地区:厦门市同安区

二、地方食材

蟹、老姜

三、制作技艺

煎蟹选用肥美螃蟹,特色在于使用生姜。将蟹对半切开,老姜敲碎,倒入麻油,用姜块垫底,封住对半分切的蟹身,用文火慢慢煎,姜味渗入蟹肉,浓烈鲜香飘在空气里。出锅后,中间焦、两边干,肉肥黄满,一口蟹香四溢。

四、节气美食文化

秋冬螃蟹肥美,是食用的黄金季节。螃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较丰富的钙、磷、铁等对身体有滋补作用的物质和维生素,具有养生价值。

五、推荐理由

秋冬螃蟹肥美、营养丰富,煎蟹是厦门有代表性的一道名菜,厦门独特的干煎烹饪法把膏蟹的鲜香发挥到了极致。


处暑 | 福建:椒盐小河虾

一、所在地区:漳州市南靖县

二、地方食材

小河虾

三、制作技艺

把河虾洗干净,沥净水分,加入姜丝、料酒、五香粉、少许盐拌匀,腌制半小时。加入面粉和淀粉,翻拌均匀。

尖椒去籽,切成末,葱切葱花,姜切末,准备好椒盐。

在锅中加油烧热,将河虾下入油锅炸至金黄酥香后捞出。将炸虾的油倒出,留少许底油,放入尖椒末、姜末、葱花炒香。放入炸好的河虾,再加入椒盐,快速翻炒均匀,关火,盛出装盘即可。

四、节气美食文化

河虾又叫青虾,生活在江河、湖泊、溪流的水生藻或草丛中,属于淡水虾。到了立秋时节,它们经过一个春夏的生长,已经变得更加肥美、鲜甜了,营养价值也非常高。

五、推荐理由

沿溪河而建的云水谣小镇,有丰富的河虾产出,从而使椒盐河虾成为当地人饭桌上的一道常菜。

河虾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各种微量元素。少油煎到酥脆,可以连壳一起吃,补充钙质蛋白质,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


处暑 | 福建:“纵横四海”

一、所在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

二、地方食材

以各类螃蟹为主材

三、制作技艺

清蒸螃蟹,最大程度展现食材的鲜美。

四、节气美食文化

象征平潭航运企业奋斗繁忙的景象。

五、推荐理由

“秋风起,蟹脚肥”,每年开渔后至深秋时节,都是平潭本地螃蟹大量捕捞上市之际。平潭的螃蟹分为远海与近海,远海以三疣梭子蟹(正蟹)、远海梭子蟹(花蟹)为佳,近海则首推本地独有的锯缘青蟹,因蟹膏金黄、肉质紧密、品质上佳,又被称作“金蟳”,与坛紫菜、蝴蝶干并列称为“平潭三宝”。


白露 | 福建:兴化炒米粉

一、所在地区:莆田市荔城区

二、地方食材

米粉、瘦肉、虾仁、干贝、蛏干、香菇

三、制作技艺

炒米粉风味独特,与山珍海味均可同炒。煸炒瘦肉,加入虾仁、干贝、蛏干、香菇,放少许的水和调料煮2分钟,加菜煮后放入米粉浸湿即可。

四、节气美食文化

白露后,迎来“送秋”习俗,出嫁的女儿挑食盒为父母“送秋”,兴化米粉作为必备礼品,寓意祝福长辈健康长寿。到中秋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吃炒米粉,寓意活到银发如丝,健康长寿。

五、推荐理由

兴化米粉是莆田市一大特产,是莆田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每逢过年过节或家庭聚会时,炒米粉是不可缺少的一道“硬菜”。兴化米粉呈微黄色,细如丝,干脆可贮藏。煮炒易熟、久煮易碎,煮、炒、炸皆可。

兴化米粉有多种吃法,有豆浆米粉、汤米粉、炒米粉等,都是莆田人的日常美食。

兴化米粉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健康的食品。


白露 | 福建:“麒麟脱胎”

一、所在地区:龙岩市长汀县

二、地方食材

猪肚、鸽子

三、制作技艺

洗猪肚的时候放少许盐,用地瓜粉将鸽子清洗干净,改刀切块,锅内放入猪油,加姜葱炒香后,放入鸽子一起煸炒,再加入其他调料和水煮15分钟。入味后,把鸽子塞入猪肚里面即可,然后放入蒸箱蒸1个小时。

四、节气美食文化

猪肚中富含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脂肪等,常吃猪肚能够增强体质、健脾胃。

五、推荐理由

“麒麟脱胎”是客家名菜,明清官席中的上乘珍品。相传汀州城郑姓富人,其家中主妇为求多子,常在猪肚内逐层填入乳狗、白鸽等清蒸服用,此后“麒麟脱胎”作为一种饮食疗法在富家流传。


白露 | 福建:“紫气东来”

一、所在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

二、地方食材

以坛紫菜为主材

三、制作技艺

“紫气东来”这道菜是用焖煮的方法制作的。先把紫菜洗净沥干,放入热油中炒熟。然后用碗装填,扣在盘中,再在上面放上几颗煮熟的大干贝,然后在菜上淋上芡汁,让菜肴更有味道和光泽。煮熟后的干贝汁水丰富、口感软嫩,与紫菜咸香的味道相互映衬,是一道具有海岛特色的美食。

四、节气美食文化

“紫气东来”是以坛紫菜为主材,通过焖煮手法制作的菜肴,寓意平潭正处于千年一遇的发展机遇期。

五、推荐理由

平潭是中国紫菜的原产地和发祥地,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紫菜养殖之乡。坛紫菜生长于浅海礁石上,营养丰富、味道甜美、细腻绵密。


秋分 | 福建:黄鳝煲

一、所在地区:南平市武夷山市

二、地方食材

鲜活黄鳝、生姜、大蒜、青蒜或香菜、辣椒(根据个人口味选择)

三、制作技艺

将姜切片,大蒜拍碎,青蒜或香菜切段,辣椒切碎备用。

在锅中加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黄鳝,两面煎至微黄。煎制过程中可以加入少量料酒去腥。煎制后的黄鳝更加香脆可口。

当黄鳝煎制好后,加入切好的生姜片、大蒜和辣椒,翻炒出香味。接着,加入适量酱油、盐、白糖和鸡精或味精,根据个人口味调整。再加入适量清水,水量刚好没过黄鳝。

盖上锅盖,中小火煲煮。在煲煮的过程中,适时翻动黄鳝,防止粘锅。同时,根据汤汁的收缩情况,可以适当调整火候和加水,以确保黄鳝煲的口感和味道。当汤汁收至适量时,加入青蒜或香菜段,翻炒均匀。

四、节气美食文化

秋分吃黄鳝煲可以健脾养脾、养肝护肝、补血养血、调理肠胃、开胃消食、清热去火、抗衰老、增强抵抗力、润肤美肤。

五、推荐理由

黄鳝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黄鳝煲在烹饪过程中,能够充分保留黄鳝的营养成分,让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得到滋补养生的效果。


秋分 | 福建:红母鲟蒸粉丝

一、所在地区:莆田市荔城区

二、地方食材

红母鲟、红薯粉丝、香葱末

三、制作技艺

把红薯粉丝用清水泡发,加点生抽、盐和少许的油拌匀铺在盘底。将红母鲟切成6份至8份,一一铺在红母鲟壳盖上。放入烧开水的蒸锅蒸10分钟至15分钟,取出浇上热油,撒点香葱末。

四、节气美食文化

秋分,正是红母鲟膘肥时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五、推荐理由

在莆田木兰溪入海口的咸淡水交汇之处,盛产一种红蟳。以公母区分,母蟳腹内皆为红色膏脂,古称“红母蟳”。

红母蟳数量稀少,尤为珍贵,经清洗去脐后入笼蒸煮,满盘红艳排上供桌。

逢年过节或请客吃饭,必上这道“红母鲟蒸粉丝”,因红母鲟蒸熟后呈现红色,寓意生活红红火火。


秋分 | 福建:土楼糍粑

一、所在地区:漳州市南靖县

二、地方食材

糯米、花生、芝麻、白糖

三、制作技艺

1.浸米:这个工序主要是为了让糯米软化,前一天将米洗净,然后用水浸泡半天使其软化,之后再沥干水分。

2. 蒸米:将沥干的米用土灶蒸至熟透软糯为止。

3.将蒸熟的糯米饭放进石堆子反复的捶打使其均匀,不存在颗粒与结块。

4.准备蘸料,将碎花生米 、黑芝麻、白糖搅拌均匀。

四、节气美食文化

糍粑味道甜口,承载着当地人独特的乡情。

秋分时节,秋收基本结束,新谷进了仓,为了庆贺庄稼丰收,人们自古以来就有打糍粑的风俗,还能增进乡邻之间的感情。

蒸好的糍粑,有股木质清香,整个屋子都会充满甜甜的糯米香味。

五、推荐理由

取上等糯谷,最好是壳薄质软的红谷糯,加工去壳,清水浸透,木甑蒸饭,用土楼内的打糍粑器具擂捶,直到藕断丝连,糍粑细腻软化。

两人左右开弓,动作、喘息都要统一,这样打出来的糍粑才能无粗粝、不散不碎。

蒸好的糍粑有股木质清香,整个屋子都会充满甜甜的糯米香味,蘸上些炒米、花生、芝麻、黄糖,全家围炉而烤,味美无穷。


寒露 | 福建:牛肉丸

一、所在地区:宁德市柘荣县

二、地方食材

牛肉、地瓜粉

三、制作技艺

用木棒槌捶碎牛肉,放上姜丝再捶打一会,与地瓜粉搅匀,揉制成光滑的面团,再用手揪成小丸或用汤匙刮成小颗粒,经沸水煮捞后配上佐料和汤(汤中常放姜末、辣椒、当地米醋、米酒、熬制的浓汤汁、香菜),即可食用。

四、节气美食文化

生姜与牛肉完全交融,吃姜不见姜,补血养血、补气益气、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有助发育。

五、推荐理由

柘荣牛肉丸起源于清末民国时期,源于潮州菜,以其极具特色的味道,成为中国闻名遐迩的养生小吃。

曾经,没有高速公路的时候,柘荣是福建东北方向出省,去浙江的必经之路。就在柘荣县的长途汽车站,有不少卖牛肉丸的小摊子,不管是当地人还是途经的外地人,到这里总要下车吃碗牛肉丸,小城的清冷就在这一碗热乎乎、酸辣辣、滑溜溜的牛肉丸中一扫而去,留下的是温馨与暖和。


寒露 | 福建:炆盆肉

一、所在地区:龙岩市连城县

二、地方食材

农家土猪肉、八角、茴香

三、制作技艺

精选大块黑猪肉,先大火烧煎,后加入八角、茴香细火慢炆。

四、节气美食文化

酱香扑鼻,皮脆肉化,肥而不腻,满嘴留香。

五、推荐理由

这是清代文豪纪晓岚在培田爱吃并赞赏有加的培田特色红烧肉。炆盆肉中要加入培田香菝。这培田香菝有种特殊香味,能够突出红烧肉的鲜甜,中和油腻。


寒露 | 福建:炒桂花蟹肉

一、所在地区:泉州市

二、地方食材

螃蟹、鸡蛋、荸荠

三、制作技艺

选择肥美的沙蟹,将其蒸煮至熟后将蟹肉剥下,把蟹肉与鸡蛋混在一起打匀。

用热油爆炒洋葱丝,再将打好的蟹肉与鸡蛋,以及去皮切碎的荸荠、葱白等配料一起拌炒。

四、节气美食文化

秋风起,蟹儿肥。秋季是螃蟹正值肥美、蟹黄饱满的季节。“九月圆脐十月尖”,是指农历九月要吃圆脐的母蟹,此时蟹黄最肥最多;农历十月吃尖肚的公蟹,此时蟹膏丰腴鲜嫩。

五、推荐理由

泉州以螃蟹为食鲜之首,“桂花蟹”沿袭了宋元人的雅致趣味。秋风起,桂花飘香、蟹肉肥美,来泉州体验宋元食鲜的风雅。香气四溢,在鲜美的蟹肉香中夹杂着洋葱和蛋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


霜降 | 福建:廊乡金丝扣

一、所在地区:宁德市寿宁县

二、地方食材

地瓜扣

三、制作技艺

金丝扣以寿宁特有的优质鲜薯为原料,经过刨丝、过滤、沉淀、采浆、分类、晾晒,制成淀粉。

加入碱木灰蒸制成块后刨制成丝,晾干而成,外观为团状银丝。可采用炒、蒸、煮等烹饪技法,是寿宁地方宴席的首道菜。

佐以五花肉、虾仁、墨鱼丝、花菇、大白菜、胡萝卜、老酒、老抽等配料,金黄如丝,色香味俱全,透明、细嫩、弹性十足,是迎宾宴客的佳肴,也是地方传统风味美食,被称为“山中鱼翅”。

四、节气美食文化

霜降后,地里收上来的地瓜要做“番薯粉”。寿宁出产的红心地瓜品质上佳、富含淀粉,做出的番薯粉洁白干净。

宴席上,讲究的主人家常常会为金丝扣配上葱头、半肥瘦猪肉片、虾仁或墨鱼丝、花菇、金针菜等,佐以老酒、老抽,一份色香味俱全的地道“福寿全”就可以上桌了。

五、推荐理由

金丝扣又称“地瓜扣”,将地方特有的优质地瓜鲜薯刨成米后,经过过滤、沉淀、采浆、分类、晾晒成淀粉,再蒸制、刨制成丝晾干而成。外观为团状银丝,质嫩而脆,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淀粉,营养价值高。

金丝扣吃法方便,具有透明、细嫩、久漂不烂、久炒不碎的特点。


霜降 | 福建:酸枣糕

一、所在地区:南平市武夷山市

二、地方食材

酸枣、白糖

三、制作技艺

1. 捡摘酸枣并清洗干净,放入蒸锅蒸至表皮开裂。

2. 将蒸好的酸枣去皮、去核,只留下果肉。

3. 在果肉中加入适量白糖,待白糖化后,将果肉团成汤圆大小。

4. 将果肉团放在糯米纸上压扁,晒至八成干即可。

四、节气美食文化

霜降时节,食用山楂糕可以健脾开胃。

五、推荐理由

秋季,酸枣成熟,酸枣糕色泽透明、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具有开胃健脾、美容养颜、减肥瘦身、健脑明目的功效。


霜降 | 福建:煎粿

一、所在地区:莆田市

二、地方食材

上等的晚米、炒熟的花生仁、芝麻、芹菜、韭菜、南瓜丝、胡萝卜丝、生姜、精盐等

三、制作技艺

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浸泡6小时,淘洗净后沥干,再注入清水,用大石磨磨成很稀的乳状米浆,调入芝麻、花生酥、精盐、味精等,搅拌均匀后盛入大盆。

把准备好切成条的韭菜、南瓜丝、胡萝卜丝等蔬菜倒入米浆,搅拌均匀。油热后在平底锅中倒入泡好的米糊,薄薄地铺在锅底,待一面煎好后翻面,两面煎至金黄即可出锅。

四、节气美食文化

重阳节前后,人们习惯登高望远,一方面为了寻幽探胜,另一方面为了品尝价廉物美的“煎粿”风味。

五、推荐理由

制作煎粿有讲究:一要选用优质晚米用清水,用大石磨磨成很稀的乳状米浆;二要讲究“耍”的功夫,务必看准火候,适量用油,将米浆均匀地“耍”在锅边;三要讲究米浆稀度,越稀越好,使其更加透明,状如蝉翼,薄而生香。

(本文图片由地方提供)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