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立秋 | 安徽:石台富硒红烧肉

一、所在地区:池州市石台县

二、地方食材:石台土猪肉

三、制作技艺

1. 将五花肉切块煸炒,加入排骨、瘦肉、翻炒。

2. 加入黄酒炒香,放入蚕豆酱老抽和白糖上色。

3. 顺锅边加冷水浸没,大火烧开加盐、蒜,转小火烧40分钟,多次起盖走油。

四、节气美食文化

秋天贴秋膘、炖大肉,此时池州石台的富硒土猪肉最是诱人,吃一口大山中的珍品,玫瑰色泽、滋味深厚。

五、推荐理由

石台县隶属池州市,石台大山村是富硒村之一。富硒红烧肉得益于石台富硒、富氧的生态环境,土猪吃富硒食材、喝高山泉水、吸新鲜空气,散养在山野树林。石台富硒红烧肉软糯鲜香、肥肉不腻、瘦肉不柴、口感极佳。


立秋 | 安徽:肥西老母鸡汤

一、所在地区:合肥

二、地方食材:肥西散养土鸡

三、制作技艺

将整只鸡放入开水中,焯水两分钟后放入瓦罐中;加冷水后大火烧开,再转为小火慢炖90分钟;加盐调味,出锅。

四、节气美食文化

“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秋收是四时之律,秋天养生以养收为主。肥西老母鸡汤滋养清补、汤鲜肉美,增加营养的同时还能避免内湿积聚。

五、推荐理由

肥西老母鸡汤是庐州菜系中的经典名菜,合肥有歌谣云:“从肥东到肥西,买了一只老母鸡。”肥西老母鸡汤,汤鲜肉美,营养价值高,可增强体力、强身健体。鸡汤不仅以美味著称,还有“补虚、温补”的功效,立秋时节喝鸡汤可驱寒养胃、舒心养生。


立秋 | 安徽:曹操鱼头

一、所在地区:亳州

二、地方食材:花鲢鱼头、茯苓、川芎、当归和天麻

三、制作技艺

鱼头去腥调味,放入砂锅煮一小时;将茯苓、川芎、当归和天麻加入砂锅中,熬煮一小时。

四、节气美食文化

立秋中“立”表示开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滋补时节。曹操鱼头将鱼头与中药一同入汤,药材味浓、鱼头味鲜,药食同源、食补有方。

五、推荐理由

立秋时节,夏秋相接之际,天气渐渐转凉,正是休养调理的好时节。曹操鱼头汤浓如乳、香气扑鼻,其中的中草药可健脑提神、息风止痛,药材味浓厚却不阻碍鱼头渗出的鲜美。


处暑 | 安徽:无为板鸭

一、所在地区:芜湖市无为市

二、地方食材:无为麻鸭

三、制作技艺

1. 鸭子处理干净,盐擦透鸭身腌制4小时,中间翻动一次。

2. 开水将鸭烫至皮缩紧,把鸭背朝下放入熏锅中,5分钟后翻身再熏5分钟。

3. 锅内放入香料、酱油、葱、姜块煮开,放入鸭子焖煮45分钟捞出,将鸭剁块装盘即可。

四、节气美食文化

处暑已至,暑去秋来,处暑即为“出暑”,初秋炎热即将结束。随着气温变化,需要适当食物加以滋补。“处暑吃鸭,无病到家”,秋季鸭子肥美性温,一只无为板鸭,既满足味蕾,又有益身体。

五、推荐理由

处暑时节,食欲逐渐恢复,需要营养丰富又美味的食物来补充能量。无为板鸭采用独特的制作工艺,先腌后熏再卤,使得鸭肉在经过腌制和熏烤后,油脂渗出,肉质紧实,味觉层次丰富。处暑时食用,既能享受到其鲜美口感,也不会感到过于油腻。


处暑 | 安徽:清炒菱角米

一、所在地区:滁州

二、地方食材:菱角

三、制作技艺

将菱角剥壳后清洗干净;锅内热油,放入菱角米翻炒,加入盐、适量清水、糖调味;煮至菱肉酥后加入少许醋,炒匀后熄火,出锅前撒上葱花即可。

四、节气美食文化

处暑时节,三伏已过或近尾声,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

“处暑到,采菱角”,菱角米生长于水中,在处暑前后成熟上市,新鲜脆嫩。清炒菱角米,做法简单,保留了菱角米的原汁原味和营养成分。

五、推荐理由

《本草纲目》中写道:菱角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处暑时食用清炒菱角米,一方面,其清淡爽口的口感能消除夏日的燥热,缓解肠胃负担;另一方面,菱角米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有健脾益胃、清热解渴等功效,能够帮助身体适应季节转换带来的变化。


处暑 | 安徽:秦栏卤鹅

一、所在地区:滁州

二、地方食材:天长土鹅

三、制作技艺

1. 将调料装入布袋,随卤汁一起加水下锅,大火煮沸,转温火慢熬,制成鹅卤。

2. 老鹅洗净,浸入鹅卤,卤至表面呈金黄色。

3. 将切好的卤鹅装入盘中,食用时浇上鹅卤即可。

四、节气美食文化

处暑之时,炎热消退,阴气渐生,气候也变得干燥。“秋冬养阴”,鹅肉性味甘平,可养胃、补气。处暑时节鹅肉最为鲜嫩,此时的滁州气候温润,水草丰美,鹅肉鲜美,一口卤鹅,让人垂涎三尺。

五、推荐理由

秦栏卤鹅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是滁州天长市的一道传统名菜。鹅肉酥嫩,香气清新醇厚,油而不腻,烂而不散,回味无穷。秦栏卤鹅背后还蕴藏着感人的孝文化故事,处暑时节品尝秦栏卤鹅,感受滁州的地方特色和传统孝文化。


白露 | 安徽:祁门千层锅

一、所在地区:黄山

二、地方食材:猪肉、肉圆、粉条、干羊角、萝卜丝、香菇、木耳、荷包蛋、豆腐、笋块

三、制作技艺

1. 将干羊角、萝卜丝、香菇、木耳置入双耳锅内垫底。

2. 分层铺入荷包蛋、粉条、肉圆、笋块,最上层以红烧肥肉和油煎豆腐片盖面。

3. 加入清水和调料,炉火温烧2小时—3小时。

四、节气美食文化

白露标志着炎热向凉爽过渡,暑气尚未完全消尽,清晨可见露珠晶莹闪烁。祁门千层锅通常是热气腾腾地连锅端上桌,吃起来温暖可口,驱散凉意,带来满足感。

五、推荐理由

白露标志着天气逐渐转凉,祁门千层锅将各种食材一层层码放在一口大铁锅中,用大火烩煮至熟透,然后热气腾腾地连锅端上桌。

祁门千层锅食材丰富,且多采用农家土菜,如鲜嫩竹笋、山菜等,吃一层露一层,每层都有别样风味,给人独特的饮食体验。


白露 | 安徽:蟹黄芡实羹

一、所在地区:滁州

二、地方食材:螃蟹、芡实

三、制作技艺

1. 将蟹蒸熟剔好,放入葱姜,熬成蟹粉。

2. 准备粉皮、蛋液,熟芡实米出水备用。

3. 锅内放入荤油,倒入蟹粉、姜米、葱花煸香。

4. 加高汤,放入粉皮烧开后,淋入蛋液搅拌,勾上少许芡粉。

5. 出锅后点香醋、麻油,撒上适量白胡椒粉。

四、节气美食文化

白露标志着孟秋的结束和仲秋的开始。秋凉之际,恰是螃蟹肥美之时,同时也是芡实成熟的时节,蟹黄与芡实相得益彰。并且经过夏日的炎热,此时脾胃较为虚弱,蟹黄芡实羹温润不燥,易于消化。

五、推荐理由

白露天气渐寒,饮食宜温润滋补。一碗蟹黄芡实羹鲜香可口,暖胃暖心。滁州蟹黄芡实羹将当地鲜美的螃蟹蟹黄与芡实巧妙结合,入口时,蟹黄的浓郁与芡实的软糯相互交织,口感丰富。蟹黄富含蛋白质和营养物质,芡实具有健脾祛湿、补肾益精的功效。


白露 | 安徽:板栗竹林鸡

一、所在地区:宣城

二、地方食材:“大红袍”板栗、竹林鸡

三、制作技艺

1. 土鸡洗净切块,冷水下锅,加入葱、姜,焯水3分钟左右捞出。

2. 锅中热油加入八角、花椒,将鸡肉加进去煸炒,加入“大红袍”板栗一起翻炒均匀。

3. 加入开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炖30分钟左右即可。

四、节气美食文化

凤池明月水,衰莲白露房。白露时节季节转换,凉风渐起。此时板栗成熟,板栗有诸多食疗功效,维生素丰富,板栗竹林鸡,暖身滋补,契合养生需求。

五、推荐理由

白露秋浓,栗子飘香,板栗于秋季白露时节成熟,宁国盛产板栗,既可生食也可炒食,亦可制成多种菜肴、糕点。板栗竹林鸡出锅时,鸡肉中满是板栗的香甜,板栗又吸足了肉汁的味道。


秋分 | 安徽:沱湖螃蟹

一、所在地区:蚌埠

二、地方食材:螃蟹

三、制作技艺

1. 把新鲜沱湖螃蟹洗干净并捆绑好,放锅里清蒸,水烧开后20分钟取出螃蟹装盘。

2. 小碗放入糯米香醋、姜末和少许生抽即可。

四、节气美食文化

秋分时昼夜平分,气候逐渐由热转凉。正值螃蟹最为肥美之时,此时的螃蟹肉质最为鲜美,蟹肉鲜嫩,营养丰富。沱湖螃蟹以肉肥个大、黄多、味美而闻名

五、推荐理由

秋风起,蟹脚痒,每年秋分时节,是螃蟹最肥美的时候。沱湖螃蟹是蚌埠市五河县特产。五河县位于皖东北淮河中下游,因水而得名,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于此,这里三湖镶嵌,水软山秀、风物清嘉,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人文之邦的美誉。沱湖螃蟹闻名遐迩,品质上乘,蟹膏饱满,味道鲜美。


秋分 | 安徽:大青山桃胶羹

一、所在地区:马鞍山

二、地方食材:桃胶

三、制作技艺

桃胶从树上采摘后晾干,经隔夜泡发呈果冻状,加入银耳、红枣、莲子炖至15分钟—20分钟,出锅前加入冰糖,撒上枸杞。无论冷热,口感皆宜。

四、节气美食文化

桃胶具有和血益气、止痛的功效。秋分时,喝一碗晶莹剔透、清甜软糯的桃胶,可美容养颜、滋阴润燥,缓解秋分干燥的不适。

五、推荐理由

大青山桃胶羹以马鞍山特有的桃树分泌的桃胶为主料,经过精心烹饪,呈现出柔软滑嫩的口感,搭配红枣、桂圆、莲子等配料,口感层次更加丰富。


秋分 | 安徽:瓦埠湖银鱼蒸蛋

一、所在地区:淮南

二、地方食材:银鱼、土鸡蛋

三、制作技艺

银鱼洗净沥干,倒入鸡蛋液,加水、盐、鸡精、味精等调味,蒸7分钟—8分钟,淋入香油,撒上葱花即可。

四、节气美食文化

秋分之时,白昼与黑夜均分,暖阳与凉风共享,暑气已退,秋色正浓。寿县瓦埠湖,银鱼正丰收,细长如云,如玉似雪。银鱼蒸蛋,肉质细腻,无骨刺也无鱼腥,大道至简,五味调和。在春华秋实间,享受自然的纯净滋味。

五、推荐理由

瓦埠湖银鱼古称“蛤残鱼”,又称“银花”,清代时曾为贡品。秋分时节,银鱼丰收,银鱼和鸡蛋都是营养丰富的食材,富含优质蛋白。将银鱼与鸡蛋搭配蒸制,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两者的营养相互补充,能在秋分气温降低时提供更全面的营养。同时银鱼蒸蛋口感鲜嫩爽滑,容易消化吸收,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寒露 | 安徽:萧县羊肉汤

一、所在地区:宿州

二、地方食材:白山羊

三、制作技艺

1. 选择2颗—4颗牙龄的寒山羊熬制原汤,将羊头、羊骨、可食内脏熬熟后,肉汤分离备用。

2. 红辣椒洗净晾干,打成辣酱,取羊油,中火熬炼辣椒油。

3. 将葱花、姜丁等佐料煸炒,加入原汤和熟羊肉,加入辣椒油、香菜即可。

四、节气美食文化

寒露是变冷的象征,预示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此后气温降低、寒气渐升。羊肉性温,具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等功效。在此时喝羊肉汤能够为身体补充能量,抵御寒冷,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符合中医“秋冬养阴”“寒则温之”的养生理念。喝一碗温润的萧县羊肉汤可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滋润脏腑。

五、推荐理由

寒露时节,气温逐渐下降,人们的食欲也会随之增加。萧县养羊、食羊的历史悠久,此处出产的山羊肉无腥膻、异味,肥而不腻、色泽鲜美,肉层厚实紧凑。萧县羊肉汤采用羊骨头、羊肉熬制,白如乳汁、浓郁鲜美,素有“名震徐淮三百里,味压江南十二楼”的美誉。萧县羊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喝羊肉汤可以滋养身体,补充营养,帮助恢复体力和元气。


寒露 | 安徽:山药糕

一、所在地区:亳州

二、地方食材:山药

三、制作技艺

1. 将山药去皮蒸15分钟后制成山药泥,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后揉成球状。

2. 用模具按压成形,放入锅中蒸3分钟即可。

四、节气美食文化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也是干支历戌月的起始,是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此间常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露水增多,秋燥明显。山药是秋季的时令食材,寒露时节,山药新鲜且品质优良,此时食用具有滋肾益精等功效的山药糕,可滋养身体。

五、推荐理由

安徽亳州,自东汉以来就有中药材种植、炮制、经营的历史,被称为“中华药都”。寒露时节,气候从凉爽向寒冷过渡,山药具有健脾养胃、益肺止咳的作用,食用山药糕能够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和能量,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以应对逐渐寒冷的天气。


寒露 | 安徽:米斛仙草糕

一、所在地区:六安

二、地方食材:霍山米斛

三、制作技艺

将米斛鲜条洗净,榨汁。石斛汁放入锅中小火熬制,依次加入鱼胶粉、蜂蜜、桂花蜜,3分钟后停火。最后将熬好的石斛汁冷却,放冰箱冷藏3小时成型即可。

四、节气美食文化

寒露时节天气渐寒、气候干燥,人体易受到燥邪的侵袭。米斛仙草膏中的米斛,有滋阴清热、生津益胃等功效,可滋养阴液,缓解秋燥对身体的影响。寒露之后,新陈代谢相对减缓,消化功能也有所减弱。米斛仙草膏性质温和,易于消化吸收,不会给肠胃带来过大负担。

五、推荐理由

霍山石斛,又称米斛,既可入药,又能食补。生长于霍山悬崖峭壁间的石斛枝条粗壮、汁液饱满,其鲜条榨汁后,就可以做成当地一道特色美食——米斛仙草糕。仙草糕如碧玉般晶莹剔透,泛着淡淡的绿色,甜蜜软糯,加上米斛食补的功效,正适合做一份寒露时节的精致餐点。


霜降 | 安徽:淮南牛肉汤

一、所在地区:淮南

二、地方食材:牛骨、牛肉、粉丝、豆腐皮

三、制作技艺

牛骨熬汤,粉丝泡好,豆腐皮切丝,熟牛肉切片,香菜洗净备用;牛肉汤煮开,加入少许胡椒粉、鸡精,把豆皮丝和粉丝分别烫熟装碗即可。

四、节气美食文化

“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霜降时节,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白天阳光温和,夜晚寒意渐浓。牛肉具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等功效,淮南牛肉汤以牛肉为主料,牛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能够提供丰富的能量,帮助身体保持温暖。

五、推荐理由

淮南牛肉汤汤浓醇鲜、香辣适口,原料丰富、味足味厚,令人回味无穷。同时汤中加入的香料和调料,如八角、桂皮、花椒等,不仅增添了风味,还具有一定的驱寒暖胃作用。


霜降 | 安徽:金寨吊锅

一、所在地区:六安市金寨县

二、地方食材:鸡、鸭、黑猪肉、腊肉

三、制作技艺

1. 将鸡宰杀,清洗干净之后,用天堂寨当地人做的土酱腌制,再用猪油烹饪。

2. 在锅底下面第一层放洋葱,防止把吊锅煮糊,第二层放香菇或野山粉、猪肉,一起混烧。

3. 再加入当地的香菜以及腐竹,放在鸡汤里面烫熟食用。

四、节气美食文化

“霜重见晴天,霜打红日晒。”霜降时秋风萧瑟,温度较低,金寨吊锅中常选用的新鲜肉类、蔬菜和山珍,在霜降时节供应丰富且品质上乘。新鲜的猪肉、牛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为身体提供抵御寒冷的能量。秋季的各类蔬菜,如萝卜、白菜等,口感鲜美,营养丰富。金寨吊锅使得食物在锅中持续保持温热,热气腾腾的食物不仅温暖了身体,也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

五、推荐理由

如果说“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文人雅士的乐趣,那么围着吊锅拉家常,就是金寨山区人们的生活滋味。金寨吊锅渊源悠久,金寨县地处大别山区,深秋季节气候湿冷,老辈自古以来就有一家人围坐在火塘吃吊锅的习惯。在霜降降温之时,煮一锅荤素兼备、热气腾腾的吊锅菜,呼朋唤友,团团围坐,其乐融融。


霜降 | 安徽:安庆山粉圆子烧肉

一、所在地区:安庆市宿松县

二、地方食材:山芋、五花肉

三、制作技艺

1. 将山芋粉调成稀糊状,热锅中加适量油,油热时将稀糊状的山芋粉倒进去,用铁铲子往四周摊。烧至两面起壳就盛起来,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待用。

2. 锅洗净,煸五花肉,出油后肉被炒成焦黄色,再加葱姜蒜、酱油、盐等调料,翻炒后加水。

3. 肉烧熟,趁汤还没有烧干之前,将块状山芋粉圆子放进去烩。

4. 山芋粉圆子吸收了猪肉的油脂,变得晶莹剔透。

5. 汤快干时出锅,撒上一点葱花,一盘山粉圆子烧肉就做好了。

四、节气美食文化

霜降时节草木开始枯黄、落叶纷飞,大地进入休整期,在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认为霜降是进补的好时机,会食用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山粉圆子烧肉以当季成熟的山芋作为主要原材料,辅以五花肉等食材,烧制成一道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丰富的滋补好菜。

五、推荐理由

长江岸边、龙山脚下的安庆市,山清水秀、人文荟萃,山粉圆子烧肉是安庆特色美食之一。“圆子”是安徽人关于家宴达成的最简单的共识,寓意美好、团团圆圆。与常见的糯米圆子、肉圆子不同,山粉圆子是独属于安庆人的“隐藏菜单”,主要由山芋粉制成,与土猪肉可以说是最佳拍档。山芋粉圆子将猪肉的油脂和香味完美消化,变得晶莹剔透,褐色如玉般的山粉圆子拌着土猪肉,姜蒜点缀其中,爽滑鲜香、软糯弹牙,美味非常。

(本文图片由地方提供)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