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旅游消费需求向多元体验转变,“旅游+百业 百业+旅游”的跨界互动愈发活跃,旅游新场景、新业态层出不穷。“从宅酒店、躺平式旅游、酒店微度假等旅游新方式的出现可以看出,酒店已由单纯的住宿提供者成为多业态的连接者。”锦江酒店(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王伟说。
“+农业”“+体育”“+康养”“+研学”“+科技”……酒店行业在不断拓展业态的边界。王伟认为,其中最显著的聚合效应是旅宿体验的整体提升。跨界融合使酒店产品变得更加丰富、有层次,吸引了有不同兴趣爱好的群体,在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酒店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
在近期的一项调研中,92.9%的受访者表示旅游时会关注当地的文化元素,在选择“非常关注”的受访者中,00后占比最高。“年轻人的喜好代表着未来的主流消费趋势。”王伟告诉记者,为此,他们将更多属地特色元素加入酒店。比如,锦江酒店(中国区)旗下原拓酒店设有非遗民间艺术工作坊,锦江酒店度假系列则实行70%标准+30%属地文化植入模式。
在王伟看来,酒店在与不同领域的融合中不断优化消费体验,这也是为何很多人将酒店视为微旅游目的地的原因。如今,为情绪买单、为体验付费的旅游消费趋势愈发明显,体验式旅游的走旺,让“酒店+”的拓展空间更大。
“今年,我们会围绕‘+’做更深度的内容。”王伟透露,他们正在打造“跟着锦江游中国”IP,一方面将现有的特色酒店作为贯穿旅游线路的不同点位;另一方面,根据所探索的新线路来布局酒店,形成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产品矩阵。“我们希望让更多游客畅游中国、感受幸福。”
在酒店与其他业态跨界融合的过程中,提升产品的丰富度只是一个方面,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是酒店希望参与的。王伟举例道,锦江酒店(中国区)旗下怒江贡山伊拉米拉云居酒店设有非营利性特产超市,能帮助当地独龙玉、怒毯、高原茶、干菌等远销,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在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酒店+新科技”也是非常重要的尝试,可以助力酒店节能减排,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王伟认为,在“旅游+百业”“百业+旅游”的驱动下,酒店业会朝着更绿色更智能更舒适的方向发展,为人们的幸福生活创造出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