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2022年以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大力指导和关心帮助下,广西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部署要求,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蓬勃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支持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列入国务院《“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桂林龙胜大寨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桂林全州县获评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成功举办2022年金砖国家旅游部长会议、2022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桂林旅游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艺术精品创作取得重大突破。彩调剧《新刘三姐》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十七届文华大奖、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木匠哥的钢琴梦》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重点指导剧目。厅艺术处荣获2022年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文旅市场恢复和产业发展持续发力。努力克服边境省(区)疫情对文旅消费的突出影响,采取对内扶持市场主体、对外加强宣传推广的方式加快恢复文旅经济,预计全年接待国内游客5.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消费6400亿元。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举办文化和旅游部产业项目服务平台精品项目交流对接活动(乡村振兴巴马专场),全区文旅重大项目276个,总投资6165.81亿元,已完成投资1144.29亿元。

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作用有效发挥。第4次制度化召开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印发《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举办地崇左市建设230个文旅项目,总投资552.47亿元,达到“一地举办、辐射周边、带动全区”的效果。

2023年,广西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的工作部署,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旅游强区。

一是着力推动文旅消费全面复苏。出台实施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的政策措施,创新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促进长线游和入境游发展。积极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大力开发研学、体育休闲、邮轮游艇、自驾车旅居车等旅游产品,打造“中国不夜城浪漫夜广西”夜经济品牌。

二是大力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继续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灵渠、三江侗族村寨保护和申遗工作。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开展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培育创建工作。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打响“广西有礼”“广西美味”等品牌。

三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和“文旅+”行动。加强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深入实施广西“文旅+”产业融合培育新业态拓展新消费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促进康养旅游提档升级,拓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新空间。

四是高水平打造文化和旅游品牌。持续打造桂林山水、长寿广西、壮美边关、浪漫北部湾、壮族三月三、刘三姐文化六大品牌,抓好艺术精品创作展演,推动三江程阳八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北海银滩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方位把“秀甲天下 壮美广西”叫响做实。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