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乡村>

黄羊古落旅游度假区里的蒿子面馆 度假区 供图

“一场大雪,让黄羊古落旅游度假区更美了,不过最让我享受的还是这碗热气腾腾的蒿子面……”12月14日,上海油画创作者王民峰已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余丁乡黄羊古落旅游度假区住了10多天,创作之余,他每天都要吃上一碗“宁夏最好吃的面食”蒿子面。

蒿子面是中宁人喜欢的一种面食。2021年,中宁蒿子面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宁县位于西北腾格里沙漠边缘,黄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特殊的半干旱气候,孕育了随处可见的野生沙蒿。沙蒿籽含有天然植物胶,在水中会形成强韧的凝胶,和面粉结合能够做出韧性十足的面条。据史料记载,朱元璋的儿子在宁夏做官时带着几位御厨,就是他们将蒿子面的制作技术传授给了当地人。

蒿子面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需要经过和、揉、饧、擀、晾、叠、切、放8道工序。面点师傅凭借精湛的手艺,将蒿籽粉与面粉巧妙结合,揉成光滑的面团,再经过严格的步骤,面团最终变成了一根根细如丝线的面条,不仅外观诱人,而且筋道爽滑。

每逢节假日、婚庆等喜庆的日子,中宁人总喜欢吃一碗蒿子面。如今,蒿子面不仅成为中宁饮食文化的标识,更是宁夏文化和旅游的一张名片。

“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做面条,这样的体验太难忘了。”在黄羊古落旅游度假区蒿子面体验馆,不太会做饭的西安游客刘女士说,这里的体验项目很独特,以后她会经常给家人朋友做面吃。

这几天,福建游客赵晨专程带着家人来到黄羊古落旅游度假区。作为闽宁协作扶贫干部,他曾在宁夏工作过3年。赵晨说:“黄羊古落风景独特,西北风格的民宿很有特色,但让我心心念念的是蒿子面,实在太好吃了!”

看到自己从小吃到大的面条赢得了游客的心,黄羊村村民郭红翻高兴地说:“我在黄羊古落旅游度假区工作,每天为游客展示、制作蒿子面,每月收入超过5000元。没想到这碗面让我过上了好生活。”

郭红翻是黄羊古落旅游度假区蒿子面展示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度假区副总监从容介绍,当年,度假区在规划设计时,就把中宁蒿子面当作吸引游客的重点。“我们利用村民的老房子建设了中宁蒿子面博物馆、蒿子面作坊和蒿子面展示馆,从当地选聘了4名厨娘,现场向游客展示蒿子面制作技艺。如今,蒿子面已经成为度假区的一张名片。”

从容介绍,预计今年度假区接待游客数量超过8万人次,其中特色美食功不可没。

“中宁枸杞甲天下。”中宁不只有蒿子面,还有枸杞。中宁枸杞以色艳、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养肝明目闻名。近年来,黄羊古落旅游度假区不断挖掘枸杞文化,创新推出了枸杞八宝茶、枸杞面膜、枸杞口红、枸杞饼干、枸杞原浆、康养枸杞宴等枸杞系列康养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中宁县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中宁县将特色鲜明的美食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发展,努力打造康养旅游目的地,培育了倪丁村、太平村、黄羊村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开发了康养生态民宿,推出了枸杞浴养生体验、枸杞养生宴、非遗美食,不断优化康养旅游体验。截至目前,今年中宁县累计接待游客184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亿元,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均实现10%以上增长。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