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孔庙位于山东曲阜。阜者,土丘也,在古代有厚、大、多之意。然曲阜之厚重,不仅在于其自然地形,更在于其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仿佛中华文化在齐鲁大地开出的一朵奇葩,穿越历史长河一路走来,散发着智慧、迷人的芬芳。

我循着历史文化的芬芳,来到这座小城。从明故城门入,前行不远,便是三孔景区。高高的“万仞宫墙”伫立,令人不觉肃然起敬。古代八尺或七尺为一仞,万仞,以喻孔子学问精深,德行高远,思想深邃。我们来的时间恰好,赶上了开城门仪式。吉时到,晨钟响,城门开,乐舞迎宾,庄重祥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嘉宾入城!”随着司礼官声音落下,在城门外观礼的八方来客蜂拥而入。我不欲争先,遂慢下脚步悠然而行,不期然看见朝阳的曦光洒在厚重高大的城墙上,仿佛在唤醒这座古老的建筑。

入景区,沿中路前行,一路走过巍然耸立的金声玉振坊、棂星门、太和元气坊,迎面是一座简单的石牌坊,上书“至圣庙”三个遒劲俊逸的梅花小篆,这才真正进入孔庙。讲解员说,孔庙只是俗称,至圣庙才是它真正的名字。

孔庙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阵阵凉意袭来,似浸润在传统文化的和风里,身心舒泰。桧树笔直挺立,柏树庄重傲然,银杏高大典雅,国槐苍翠遒劲。庙古,树亦古。讲解员说,孔庙内百余年以上的古树比比皆是。她隆重介绍了“龙柏”,树身上排列着整齐的螺旋状波纹,竟似龙纹一般,着实令人称奇。

不过,更吸引我的却是那些古树各异的形态,或缠绵环抱,或形影不离,或歪而不倒,或扭曲旋生,或倚墙斜立,或缘石而坐,唯傲然挺立、静待岁月的气质,却是如此统一。甚至连那些已然枯死的古木都参天而上,有的虬枝奋展、直冲天际,有的歪而不倒、风中曼舞,我不由得想起《论语·子罕》中那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些枯树枝干高低、粗细错落,却挺立着一种坚毅的生命之美。

“‘奎’是中国古代二十八星宿之一,主文章。奎文阁,原名藏书楼,是用来收藏历代帝王所赐书籍、字画的地方。”正沉思间,讲解员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原来我们已穿过大中门,来到奎文阁前。

奎文阁是孔庙三大主体建筑之一。只见眼前的楼阁飞檐重宇,栏杆黄瓦,通体呈现一副典雅气派。奎文阁完全是木质结构,只以榫卯相嵌,却历经千年风雨、抵御多次地震而巍然耸立,实在令人惊叹。我突发奇想,奎文阁内所藏皆是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或许是文化传承的力量,才使其伫立千年,风雨摇撼而不倒。

如果说奎文阁内珍藏的是纸张绢帛上的文化,是狼毫书写的富丽典雅,那么阁周围的碑亭碑刻便是石头上的艺术,是历史的刻刀雕琢出的浑朴厚重。弘治碑、成化碑,以及十三碑亭内的座座碑刻,楷书端庄,隶刻朴拙,篆文庄严,草书飘逸,一笔一画间,无不是悠远的文化在走笔刻痕。

前行,过大成门,便是杏坛。进得门后,未行几步,先被东侧一块石碑吸引了目光。只见伫立的石碑上,“先师手植桧”几个朱红大字格外显眼。更显眼的,是碑侧被石栏围住的一株桧树,树身高大,树干挺立,直冲云霄。树干不粗,一人可环抱。我有些不解,先师手植,距今已2000余年,何以枝干如此细?尚未询问,讲解员就为我解了惑。原来此树曾枯死,眼前所见之树是其后发新芽长成的。枯木尚且逢春抽枝条,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文明历经起伏跌宕,当也如这株桧树一般,焕发新的生机。

杏坛四周环植以杏,植株繁茂。亭前是一石炉,上有雕刻精美的图案。微风拂过,阵阵声响如丝竹之音,入耳入心。此杏坛虽是北宋孔子后裔孔道辅增修祖庙时所增修,但人来人往间,时常见来访者恭谨有礼、谦和肃立,竟真似孔子在设坛教书一般,让人不由得感叹此地深重的文化底蕴。是否杏坛原址有何关系呢?孔子杏坛设教,为的是授六艺之学,明道成德,凡其思想教化泽被之处,均可作杏坛。

过杏坛便是大成殿。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大成殿重檐黄瓦,雕梁画栋,当真是中国古建筑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最精美之处,莫过于殿前的10根龙柱,祥云腾龙,盘绕升空,栩栩如生。殿内供奉着孔子像,不断有人虔诚礼拜。

时值正午,烈日当空,我步出孔庙。回头望去,殿阁楼宇、古木绿树皆沐浴在明亮的阳光下,闪耀着灿然光辉。恍然间,我认出,它们不是单纯的建筑和植物,而是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之根。

背诵篇目:《论语》

背诵地点:山东省曲阜市孔子博物馆文创体验中心

活动时间:每周二至周日、法定节假日9时至16时

参与方式:参加者登录“曲阜三孔景区”微信公众号答题,正确率为60%以上可进入实名预约。预约成功后,本人须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孔子博物馆文创体验中心参加“背《论语》免费游三孔”电脑答题活动,60分及以上视为通过,可在一年内免费参观孔庙、孔府、孔林景区一次。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