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安徽省非遗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通过实施5大行动14项举措,推动实现安徽非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化发展。
围绕主体培优升级,《行动计划》提出,强化标杆引领,公布“皖美非遗”十强榜单;鼓励各地对“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非遗特色产业市场主体予以支持,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做强非遗工坊,实施非遗工坊“双百工程”,打造“百个特色品牌、百亿销售目标”;支持各地建设各级非遗工坊,打造“一地一品、深度互动”的匠作体验品牌;研究成立省级非遗工坊联盟,为非遗工坊提供研发推广、资源对接、业务培训等公共服务,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和服务链整合等。
围绕场景培育创新,《行动计划》要求,做精非遗+景区,开展“当景区邂逅非遗”巡游表演活动,招募一批“非遗旅游景区合伙人”,推出“非遗进景区”十大优秀案例。强化科技赋能,鼓励非遗企业利用AI技术,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设计创新;鼓励将非遗元素植入影视剧、微短剧、动漫、网游等数字产业,推动非遗IP品牌化。打造非遗美学消费空间,打造一批快闪店、品牌联名店、主题市集,推出一批强社交、轻场景、文化浓、重消费的空间场所等。
围绕金融资本催化,《行动计划》明确,创新金融服务路径,引导金融机构推出“非遗贷”“非遗工坊贷”等专项金融服务产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解决非遗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围绕市场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提出,加快产品提档焕新,聚焦年轻态、活力范、时尚感,开发符合当代生活方式的“轻量化+场景化”实用产品;开展“皖美好物”非遗文创产品大赛。积极推动出海拓市,用好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美好安徽与世界对话”“欢乐春节”“茶和天下”等品牌活动,支持非遗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打造“皖美非遗”国际品牌。创新宣传营销手段,实施“抖音非遗共创计划”,以“培训孵化+内容创新+产品升级”为核心,实现品牌传播与销售增长双重目标;开展“皖美非遗”主题短视频、微短剧创作大赛,评选“十佳非遗短视频、微短剧”;创新办好“多彩四季”安徽非遗嘉年华、四季非遗购物月、长三角城市非遗特展、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展等非遗传播活动等。
围绕固本强基培源,《行动计划》还提出,坚持精准分类施策,鼓励市场主体提炼非遗经典元素,推出“非遗+”新场景、新业态,推动跨界融合发展;支持相关地市依托中医药类项目打造康养旅游产品。强化人才培育培养。推出年度“十大非遗领军人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育一批产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鼓励各地将旅游相关业务、非遗内容纳入非遗传承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范围,提高传承传播非遗的意识和能力。构建产业服务平台,谋划建设安徽非遗企业数字化服务平台,研究成立安徽省非遗特色产业研究中心,促进研究成果转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