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辽阳市新近对外开放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平胡楼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我和老伴每天晚上都来这里看景健身,夜晚的光影秀将整个建筑笼罩在光束中,让人如同穿越时空隧道。”辽阳市民吴御玺说。平胡楼的保护性建设是辽宁保护弘扬长城文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辽宁积极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弘扬长城文化,发展长城旅游,助推辽宁旅游高质量发展。
九门口长城 图虫创意 供图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辽宁省内长城整体呈“M”状蜿蜒分布,西接燕山余脉,东至鸭绿江畔,北抵内蒙古草原,南临渤海之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辽宁已知长城总长度为2350公里,占全国长城资源的6.86%。
2020年,辽宁建立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机制,随后全省13个长城沿线城市相继建立领导机制,形成全省一盘棋、合力抓工作的格局。同时,辽宁还通过整合长城及沿线文物、文化和生态资源,强化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功能,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共有8项国家级建设项目。其中,九门口长城博物馆、九门口长城核心展示园、辽阳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项目已开放运营;‘宽甸六堡’展览馆、叆阳城遗址展示工程,今年下半年能够开放试运行;赫甸城城址遗址遗迹保护利用、东北亚边疆历史博物馆、葫芦岛市长城文化和旅游复合廊道建设等3个项目进展有序,预计2025年全部完成。”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辽宁还持续优化长城资源建设布局,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精品案例,制定实施了《关于贯彻落实〈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的实施意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建设保护规划》等政策文件,围绕“万里长城”东段核心形象带、“万里长城”东段主题标识区、“万里长城”形象标志点空间布局,构建“万里长城”东起点IP。
丰硕成果惠及游客
辽宁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列为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重点内容,推进“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建设。已建成开放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成为游客观光游览的好去处。
辽阳以明代辽东长城防御体系指挥中心为切入点,精心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修缮平胡楼遗址等保护性建筑,并利用城墙内部中空结构建设长城文化展示馆,通过数字赋能形式全景展示辽阳长城文化与历史。
“长城文化展示馆重点展现了明朝辽阳在军事、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风貌,试运营以来,日均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参观历史古迹,了解长城文化,这也进一步提升了辽阳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辽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心宏说。
葫芦岛市九门口长城博物馆今年4月对外开放,由12个展馆组成,展馆面积约2252平方米,包括基本陈列区和配套功能区,并通过三维影像、电子沙盘等生动展示长城的铭记碑文、民间传说、楹联匾额等内容,每天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我很喜欢去每个城市的博物馆逛一逛,此次来到九门口长城博物馆,听了电子讲解,被葫芦岛市内的长城风貌及有关历史文化所震撼。”沈阳游客张先生说。
“九门口长城水上部分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屹立于辽宁西部,成为弘扬长城文化的重要标志。”葫芦岛市绥中县文化旅游事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富民兴业带动发展
辽宁还充分发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强宣传推广、扩大交流合作、带动富民兴业。
丹东市虎山长城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巍峨雄壮又蜿蜒起伏,成为不少游客到丹东的必游之地。虎山长城脚下的旅游公路亮丽顺畅,周边的农家乐、民宿等也因长城旅游发展而日渐兴旺。2021年,“文明的脊梁——首届长城文化发展论坛”在丹东举办,有效促进了弘扬传播长城文化。
今年4月,辽宁与甘肃两省文化和旅游厅、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与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东西端长城文化对话和旅游合作。5月21日,两省分别在丹东市和嘉峪关市举办以“大美中国 相约长城”为主题的“辽宁虎山长城—甘肃嘉峪关长城东西两端旅游线路启动仪式”,双方共推旅游线路,促进长城东西两端的游客交流,为两省旅游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有利于保护各历史时期长城文物本体的形制、结构、材料、营造技术与工艺,保护长城承载的历史信息,还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等手段,减少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长城的影响。”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辽宁将持续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长城文化集中展示点,不断推出辽宁长城精品旅游线路,擦亮“万里长城东端起点”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