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地处浙南的温州因山重水复、交通不便,而成为“遥远”的代名词。唐代时,孟浩然从长安出发前往永嘉,先是水陆并进,继而扬帆出海,漫漫旅途中,不禁发出了“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的感慨。1946年,张爱玲从上海到温州寻夫,一走就是个把月。改革开放后,“汽车跳,温州到”一度成为温州交通的真实写照,彼时从杭州乘汽车到温州,动辄耗时一整天……
谁能想到,昔日“行路难”的温州,如今到杭州只需一小时?7月30日,新建杭州至温州高速铁路进入试运行阶段,全线进入开通运营倒计时,杭州、温州实现一小时通达。杭温高铁北起杭州市桐庐东站,途经金华市浦江县、义乌市、东阳市、磐安县,台州市仙居县,至温州市温州北站后,利用既有杭深铁路延伸至温州南站,全线设桐庐东、浦江、义乌、横店、磐安、仙居、楠溪江、温州北、温州南九座车站。
杭温高铁,不仅快,而且美。时已立秋,浙南仍是一派绿意。它游走于林木丰茂的丘陵,穿行于小桥流水的市镇,一路青山秀水,一路橙红橘绿,一路人烟辐辏,一路岚霭滴衣。正所谓:近南风景不曾秋,一路山水一路歌。(刘小方)
在浙江义乌这片繁华的土地上,佛堂古镇就像是从《诗经》里走出来的窈窕淑女,娉婷袅娜,清扬婉兮。一眼便是万年。
千百年来,古镇在时光的皱褶里,用一条老街、两三个码头、四五块糖饧、六七处老宅子和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勾勒出一处透着江南韵味的精华。在这里,看得见历史建筑,吃得到儿时味道,感受得到现代文明。街边古老的建筑中会飘出咖啡的香气,特色小店的传统手工艺品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鸡毛换糖的年代和数字支付的时代,水运码头和高铁汽车,古韵新风交织成一幅独特画卷,静静地铺展在义乌江畔。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人间,佛堂古镇便从义乌江汩汩的流水声中醒来。斑驳的石板路、高高的马头墙和老房子里的烟火被晨光分割,交织出江南古镇清冷优雅的调性。
踏入古镇,那古老的街巷便引领着你走进时光深处。青石板路在岁月的打磨下,变得光滑而温润,每一块石板都仿佛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街边的老屋,飞檐斗拱,雕花窗棂,尽显古朴之美。墙上的青苔是岁月留下的印记,默默讲述着这座古镇的沧桑变迁。
逛累了,就去新华大剧院吧。和本地人一起,坐在老式的四方桌旁嗑瓜子、看戏。如果饿了,就在老街上随便买一份当地小吃,千张肉丝面、三分饼、义口酥……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太阳落山了,我们该喝酒了。古镇有酒,丹溪红曲酒。冬天,就在红泥的炭炉上温热了喝。夏天,当然得加冰块了。来,一杯敬晚风,一杯敬自己,仿佛所有过往的岁月都被凝固在这陈酿之中。
不喜欢喝酒也没关系,我们喝茶吧。在爱情码头,落日的余晖里,给自己泡一杯红茶。最好用白瓷的盖碗来泡。晚霞和红茶,搭配被清风撩起裙角的你,这是属于古镇的浪漫。
夜晚的古镇仿佛被施了魔法。在蒲川水街,一场璀璨绚烂的灯光秀悄然拉开帷幕。古老的街巷被五彩斑斓的灯光点亮,宛如一条流淌着梦幻的星河。红的、绿的、蓝的、紫的,各色灯光交织在一起,将每一块青石板都映照得梦幻迷离。河畔的垂柳也被灯光装点得婀娜多姿,微风拂过,光影摇曳,恰似仙女舞动的裙摆。水面上波光粼粼,灯影闪烁,我早已分不清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
在灯光的轻抚下,伏虎桥宛如一头沉睡的老虎,静静横卧在义乌江上。桥身的轮廓被暖黄色的灯光勾勒得清晰而优美,每一块砖石都仿佛在讲述着岁月的故事。桥洞下,灯光透过孔洞投射在水面上,形成一圈圈迷人的光晕,如同神秘的漩涡,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灯光下的伏虎桥,仿佛是一条通往未知世界的神秘通道。
我已无法想象出多年前能停靠500艘船只的古镇是什么样的,也无法想象出吴宅的主人终其一生未能住进自己建造的房子里的失落,更无法想象出被淹没在水库下南朝时期的双林寺那鼎盛的烟火,但我知道现在的古镇背靠义乌这样繁华的商业中心,正在发生着怎样巨大的变化。现代商业在古镇中悄然兴起,特色小店琳琅满目,出售着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和当地特产。时尚的咖啡馆、餐厅与传统的老字号相邻而立,充分满足着各地游客的多样化需求。现在的古镇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它的魅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