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宋代诗人刘翰的《立秋》,带着一丝凉意与无尽遐想,轻轻掀开了秋天的序幕。立秋,作为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不仅仅是时间的更迭,更是天地万物由盛转衰、由动转静的开始。自古以来,立秋就备受人们的重视,留下了许多有趣的习俗和文化传统。
立秋这天,民间有“啃秋瓜”的习俗。据说,立秋时吃西瓜可以消除暑气,避免腹泻。而在山东黄河口地区,王庄西瓜则是啃秋瓜的首选。
利津县的王庄沙区是黄河决口形成的。数十年前,黄河“一朝从兹去,田庐受毁埋。堵坝复故道,留此沙如海。肆虐半世纪,四乡受其害”。就是这些曾经害人的沙土,却被勤劳智慧的农民征服了。人们发现,这些松软的沙土非常适合西瓜生长,王庄西瓜个大、皮薄、瓤甜,闻名遐迩。每到立秋时节,利津和周边地区的人们纷纷购买王庄西瓜,或亲自到瓜田采摘,与家人一起分享。
走进王庄的瓜田,满眼皆是翠绿欲滴的藤蔓和隐藏其中的圆滚滚的西瓜。瓜农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精心查看瓜须,用手指反复敲击瓜肚,挑选着最成熟的西瓜。“包熟包甜”是王庄西瓜的口碑,谁也不想砸了这块金字招牌。
大路旁,树荫下,一把遮阳伞就撑起一个瓜摊。小汽车早早就减速了,停在路边,走下来的行路人与瓜农朋友般寒暄着,感慨着苦夏的燥热,一边讲着价钱,一边老练地选瓜,两不耽误。摸摸这个,看看那个,最后,干脆扯过瓜农的化肥袋子,装上二三十个运回家去。
小院子里,晚餐桌上,切开一个西瓜,鲜红的瓜瓤映入眼帘,清甜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瞬间忘却了夏日的酷热。拿起一块西瓜,大口啃下,清凉的汁液瞬间溢满口腔,直抵心田,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畅快与满足。
如果说啃秋瓜是对夏天的告别,那么贴秋膘则是对秋天的迎接。在黄河口,滩羊以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而著称。立秋之后,人们开始注重进补,以增强体质,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而黄河口滩羊,无疑是贴秋膘的最佳选择。
得益于黄河的滋养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利津盐窝镇的黄河口滩羊十分肥美。它们吃的是滩里的青草,肉质细腻、无膻味,深受食客们的喜爱。在立秋这一天,许多家庭都会宰杀一只滩羊,或炖或烤,制作成各种美味佳肴。炖羊肉汤,汤色乳白,香气四溢,喝上一口,暖身又暖心。烤羊肉串,外焦里嫩,香辣可口,是夜晚烧烤摊上的明星菜品。
啃秋瓜和贴秋膘的习俗,不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季节的变化,珍惜身边的美好。
立秋,就像已届中年的我们,度过了青春期的懵懂和悸动,告别了青年时期的火热与亢奋,现在,激情慢慢褪去,迎接我们的,是平和凉爽的黄金季节。放眼望去,满满都是金秋的收获。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不妨走进黄河口的田野与村落,游走于秋意与美食之间,去感受那份属于秋天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