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6月6日至8日,查海遗址群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在辽宁阜新召开。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考古学家参加研讨会。

活动以“续写八千年西辽河文明新篇章”为主题,参会人员围绕查海遗址群今后的考古发掘研究、文化内涵阐释和保护利用等建言献策,力争将查海遗址群打造成阜新城市文化金名片。此次活动设置查海遗址及阜新查海遗址博物馆实地考察、主旨发言、主题报告、学术研讨等议程,旨在推进查海遗址群的保护展示与传承利用研究。研讨会前还进行了阜新部分非遗项目展演展示。

据悉,查海遗址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乡查海村西南2.5公里的山坡处,距今约8000年,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查海遗址是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展演变序列完整、保存完好的典型聚落遗址,先后历经7次考古发掘,已经发掘面积7800余平方米,揭露了房址、窖穴、居室墓、中心墓葬、壕沟2段和龙形堆石等遗迹,出土完整和可修复陶器1177件、石器2411件、玉器44件,以及大量的陶器残片、动物遗骨和植物碳化物等。

查海遗址中心墓葬北部有一处人工堆砌的龙形堆石遗迹,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龙。查海遗址出土的玉器是世界上较早使用真玉的实例,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1991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为查海遗址题字“玉·龙故乡文明发端”。

据介绍,去年于辽宁阜新举办的首届查海论坛中,有专家学者创造性地提出划分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2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的“新三代”,即查海时代—仰韶时代—龙山时代。“查海时代”的提出,进一步印证了查海文化的重要性。

查海遗址群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阜新市委员会、阜新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考古遗产管理专业委员会、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