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非遗特色校园”制作成果展上各校展示的非遗文创琳琅满目,非遗传承人带来的杖头木偶、花式抖空竹等体验项目引得孩子们争相体验,一场场由幼儿园、小学师生及非遗传承人带来的演出充分融入白局、灯彩、皮影戏等南京当地非遗……5月30日,南京市秦淮区庆“六一”暨非遗特色校园建设巡礼系列活动在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举行,活动以“非遗无界 艺润童心”为主题,秦淮区各家“非遗特色校园”相继亮相,全方位展示了秦淮区推进非遗融入各校(园)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环节的成果。

“今年已经是我学习秦淮灯彩技艺的第4年。从一开始只觉得灯彩好看,到现在能利用废弃纸盒做出创意花灯,我觉得自己更专业了。”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学六年级学生孔欣妍说,秦淮灯彩是武定新村小学的一大特色,能参与到灯彩技艺传承中感觉非常自豪。

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学学生正在扎花灯 邰子君 摄

作为秦淮区首批“非遗特色学校”,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学拥有江苏省唯一的校园花灯历史展览馆——秦淮灯彩稚趣馆,一年一度的小荷花灯会更是已经连续举办10年。该校教师魏利利介绍,学校还研发了校本课程《秦淮灯韵》,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授课,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将综合实践、科学、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融入课程。“这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同时,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如今,一提到花灯,秦淮当地人都知道武定新村小学。”

走进南京市鑫园小学,教学楼一楼的鑫动布艺馆颇为引人注目,馆内展示着该校师生制作的各类布艺文创,学生们也可以在这里体验扎染布艺、蓝印花布等非遗项目。鑫园小学教师陈璐告诉记者,学校将扎染布艺、蓝印花布等项目引入学校课程,分布在各个年级的非遗社团会根据学生动手能力推出不同课程,同时还会邀请“金陵绣男”——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布艺)传承人高瑞雷不定期走进学校授课。陈璐说:“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小朋友们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做出了非常有特色的文创产品,把非遗带回了他们的家中,让更多人看到非遗。”

富丽山庄幼儿园小朋友在制作中草药文创 邰子君 摄

种植、收获、晾晒、磨粉、炮制、加工文创产品……在南京市富丽山庄幼儿园,小朋友们个个是“小小中医”。该校教师苏玉嘉表示,近年来,富丽山庄幼儿园利用园内原本的一片空地,结合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杨氏中药炮制技艺,在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翠华老师的指导下,将中草药文化引入园区,把中药炮制技艺的全流程带进校园,生发出众多适宜幼儿学习和操作的非遗课程,激发了孩子们对中草药文化的兴趣。

据介绍,从2018年开始,南京市秦淮区教育局、秦淮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中开展了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非遗特色校园”为主题的秦淮非遗特色校园建设活动。截至目前,秦淮区已有30家“非遗特色校园”。下一步,秦淮区还将依据《非遗特色校园建设标准》,开展常态化特色学校评估工作,启动退出机制,同时,把非遗进校园作为“双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鼓励更多的学校、孩子参与到非遗宣传保护中,因地制宜开展相关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