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公布,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与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入选。这两个试点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南华县:农文旅深度融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南华县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与多彩绚烂的民族风情,围绕“把游客引进来”的核心目标,精心构建“一核两带多点”全域旅游规划,实现串点成链、全域联动,走出了一条产业融合、生态赋能、文化铸魂的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在农文旅融合方面,南华县充分发挥野生菌资源与彝绣文化优势,着力打造民族文化IP。该县已连续举办21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2024年创新采用社会化办节模式,吸引游客46.71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突破1亿元。同时,以彝绣为桥梁,推出“敦煌联名”“遇见楚雄”等系列文创产品,远销海外。通过打造至善彝绣馆、彝绣一条街等文旅地标,将非遗体验与消费场景有机结合,创建3家3A级景区。2024年,南华县旅游总花费达36.95亿元,农文旅融合成效显著。
在未来发展规划上,南华县将深化“非遗工坊+文旅”模式,携手高校推动产品迭代升级。依托野生菌产业大数据平台,延伸冷链物流与跨境电商链条,进一步提升“世界野生菌王国”的国际影响力。此外,通过技能培训与产业联动,持续促进特殊群体就业,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村里的绣娘及刺绣作品 宋海燕 摄
玉龙县:多维度协同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丽江市玉龙县以乡村振兴为主线,积极布局农文旅融合新业态,实施多个重点项目,全力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精心绘制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三产”融合、农文旅“三位”一体、交往交流交融“三交”、宜居宜业宜游“三宜”协同的乡村振兴试点建设蓝图。
玉龙县作为丽江旅游的核心区域,因玉龙雪山而得名,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在玉龙县玉湖村,村党支部充分整合雪山景观、传统村落、民族文化等资源,吸引各地“新村民”前往创业就业。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9年的1.3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3.26万元。玉湖村也成为7个民族共居互学、共同发展的和谐大家庭。
玉龙县拉市镇均良村则以“小切口”实现大发展。通过“土地入股、农户委托、集体经营”的方式,托管600亩土地发展生态观光创意农业,形成了“企业自负盈亏,集体按经营收入分红,村民按月领工资,农户按年收地租”的创新经营机制,走出了一条组织引领、股份合作、人人参与、户户受益的“村企联建”新路子。
游客在拉市均良村体验纳西民俗 徐俊 摄
人才引进方面,玉龙县开创性地实施“玉龙乡村振兴人才回乡创业富民工程”,吸引了一批爱家乡、懂经营、有创造力、能致富、有本领的大学生返乡创业,从根本上解决了乡村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