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根拉姆拉户外营地举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临沧刚刚好”专场新闻发布会,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推介了临沧的旅居价值与未来潜力。这座集“世界佤乡”“中国红茶之都”“生物优生地带”于一体的边境城市,正通过候鸟式“创、训、养”三大核心IP,打造全国旅居版图上的“诗与远方”理想地。
发布会现场 临沧市委宣传部 供图
文化“创”意:让民族基因在时代浪潮中活起来
以创新创意为代表的“创”,是临沧文化基因的破圈表达。临沧的创新,是千年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双向奔赴。泼水节期间,火爆全网的《UP 耿马》《赛嗨》等原创音乐以傣佤音律为骨、潮流节奏为翼,让泼水节从地域民俗升华为文化符号,不仅刷屏云南人的朋友圈,更登上国际舞台,成为世界感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声音名片”。在耿马孟定南汀画院,广州美院师生与当地画家共同创作的佤族风情画作挂满廊墙;景德镇青花瓷非遗传承人黄国军在碗窑村开设工作室,将600年制陶技艺与高校研学结合,使古老龙窑遗址变身“活态文化课堂”。这些“艺术+旅居”的创新实践,让临沧成为艺术家的创作佳地。
临沧茶园风光 临沧市委宣传部 供图
体育“训”能:高原氧吧里的冠军摇篮与活力舞台
以体育竞训为代表的“训”,是临沧体育旅居的双向赋能。北纬23°的独特地理,赋予临沧年均18.8℃的宜人气候、每立方厘米3000+的负氧离子,使临沧成为天然的高原训练基地。在这里,世界竞走冠军王应柳从佤山小道走向奥运赛场,“背篓少年”王发用网球拍挥出人生新可能,沧源“放牛娃足球队”在星空下追逐绿茵梦想。近年来,临沧不仅培养出残奥会皮划艇铜牌得主钟永渊等体坛新星,更打造“冰岛茶杯”国际射箭邀请赛、中缅篮球友谊赛等品牌赛事。当运动员在南汀河畔挥汗训练,游客亦可参与“跟着冠军去训练”的体验项目,在青山绿水间感受运动与自然的共生之美。
中共滇红第一村 临沧市委宣传部 供图
康养“养”心:在北纬23°邂逅身心疗愈的“天然药房”
以休闲养生为代表的“养”,是临沧自然人文的深度疗愈。57.83%的森林覆盖率、1620种药用植物,让临沧成为自带“疗愈属性”的生态宝库。佤医佤药的花椒针疗法、草药熏蒸浴,搭配中医夜市的艾灸体验、药膳品鉴,构建起“民族医药+现代康养”的独特体系。全国首个红茶主题康养酒店——凤庆3200红茶文化苑,将滇红茶的抗氧化功效融入旅居体验,推出“茶修课程”“茶园冥想”等项目,成为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边城孟定的“15分钟生活圈”,为“候鸟老人”配齐三甲医院、温泉会所、民族美食街,让避寒避暑的旅居生活既有温度更有品质。
临沧旅居村庄风光 临沧市委宣传部 供图
全域旅居:从节庆狂欢到田园牧歌的N种打开方式
临沧的魅力,藏在四季皆美的旅居场景里:泼水节的水花与电音共舞,火把节“摸你黑”的狂欢染红佤山,春茶季的冰岛古茶园飘起白雾,秋收时的坚果林荡起笑声。游客可以在双江冰岛村跟着茶农采摘千年古茶,在镇康南伞口岸体验“一脚踏两国”的跨境风情,在沧源翁丁古寨看佤族阿婆用传统技艺纺织麻布。数据显示,2024年,临沧接待“候鸟式”旅居客超200万人次,其中,35%的游客停留时间超过15天,“来了就不想走”成为最真实的评价。
临沧正以“一核引领、三带联动、全域开花”的布局,勾勒旅居新版图。临翔区打造“恒春旅居核心区”,双江、耿马建设“民族文化旅居带”,澜沧江沿岸布局“生态康养旅居带”,边境一线开发“跨境风情旅居带”。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临沧的目标不仅是“避寒避暑的物理空间”,更是“心灵栖居的精神原乡”。在这里,你可以清晨在佤族村落听鸡鸣看云海,午后在茶山书院读一本好书,傍晚在边境小城尝一碗缅甸甩粑粑,让生活回归“刚刚好”的节奏。
当越来越多的人在临沧找到“诗与远方”的答案,这座边陲之城正以“创训养”为笔,在“旅居云南”的画卷上写下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