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丽江的旅居产业发展情况如何?采取了哪些措施?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在4月15日召开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 —— 舍不得的丽江”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进行解读。

发布会现场 赵嘉 摄

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和丽斌介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丽江停留了16天,留下了9000多字的“丽江日记”,成为“宣传丽江的第一人”;顾彼得在丽江这座滇西北小城生活了9年,写下了《被遗忘的王国》,向世界推荐丽江。

“从徐霞客到顾彼得,丽江旅居客从未间断过。很多游客到丽江不只是打卡,还会在丽江住上一段时间,甚至在丽江租一个院子,住上一年半载。”和丽斌说,目前,丽江的旅居产业已经涵盖了乡村旅居、城镇旅居、度假旅居、养老旅居、医养旅居、文艺旅居、体育旅居七大业态,主要客群以“候鸟式养老”群体和追求“慢生活”的中青年为主,年龄结构从“00后”到“50后”均有,尤其吸引北上广深及成渝地区的高净值人群,平均停留时长约15天至30天。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丽江接待旅居游客14.5万人次,消费金额约7500万元。

为推动丽江旅居产业的发展,结合丽江文旅资源,当地政府采取了三方面的举措。

一是厚植在地文化。丽江的旅居产业,无论哪一个业态,都十分注重在地文化的植入。旅居者在丽江,不仅可以参与三多节、火把节、转山节等民俗节庆活动,也可以体验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比如,红光村喵的鸭梨旅宿,定期开展鸡豆凉粉制作、东巴纸制作、刺绣等非遗体验活动,同时,艾草锤制作、石磨豆腐、抓稻田鱼、农场采摘等项目也很受欢迎。形式多样的文化体验业态,不仅丰富了旅居者的日常生活,也逐渐成为丽江旅居产业的一大特点和优势,真正诠释了旅居“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美好。

二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立足丽江主城区最适合高原集训的海拔以及束河片区体育发展中心、游泳馆、中济海运动公园等训练设施、场馆集中这一优势,培育体育旅居品牌。2024年,有3万余人次专业运动员在丽江备战训练。创新市场运作模式,搭建音乐、绘画、摄影等艺术社群,形成以雪山艺术村、红谷坡地艺术区为核心的文艺旅居集聚区,吸引了众多知名艺术家到丽江旅居、创作。利用丽江高端度假设施和管家式的服务品质,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户外资源等,形成了以地中海国际度假区、泸沽湖摩梭小镇等为代表的度假旅居产品,吸引高净值人群到丽江体验休闲度假生活。

三是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政府、国企、村集体三者的作用,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丽江的玉湖村、普济村、南尧村等大部分乡村,村内道路建设良好、公共娱乐设施完善、“两污”处理设备先进,快递驿站、美团外卖等覆盖面广,生活便利,居住环境优美,为旅居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加快推进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扩大丽江旅居目的地的辐射范围,也是丽江旅居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