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改革的东风,30年来,云南省丽江市依托灿烂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优,让丽江从一个边陲小市逐步发展成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
11月1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丽江专场。“我们拉长长板,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首创‘30天无理由退货’机制在全省推广;一手抓规划引领升级,扎实推进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丽江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介绍,今年1月至9月,丽江接待游客6866万人次,同比增长21%;旅游总花费达1150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接待境外游客42.03万人次,同比增长286.22%。
今年是丽江旅游发展30周年,“30年来,丽江文旅从起步到发展、从末端到前沿,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精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和丽斌在会上介绍。
丽江稳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永胜县美丽三川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入选“2022年全国乡村振兴旅游目的地”名单,玉湖村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和丽斌介绍,丽江市委、市政府将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作为头等大事,打响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摩梭风情等文化品牌,丽水金沙、印象丽江、丽江千古情等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为旅游业发展带来强大动能。
丽江坚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发展理念。“我们着力提升质量、丰富内涵、挖掘载体、创新产品,带动文旅产品由展示型向参与型、体验型转变,推进民族文化世界表达、传统文化现代表达,让传统的更加传统、时尚的更加时尚。”和丽斌介绍。目前,丽江已打造“红色丽江、多彩丽江、乡愁丽江、艺术丽江、创意丽江”五大IP,推动丽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丽江深化传统景区转型升级,丽江古城恢复特色民居、名人故居历史原貌,重建木府古建筑群,打造方国瑜故居、王丕震纪念馆、纳西人家、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等30个文化院落,用文化浓度稀释商业密度。
丽江提升景区智慧化服务能力,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丽江古城智慧旅游大数据应用项目荣获“数据要素X”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积极引进优秀文创企业落户丽江,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打造雪山艺术村、荒野之国、红谷半坡文化创意园区等丽江文化创意品牌。广东游客李林杉说:“东巴谷的康养小镇和汽车营地为我们游客提供了康养旅游和房车旅游等多样化选择,遇见木府夜游项目则让我有穿越千年之感。”
此外,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也成了游客选择到丽江旅游的理由之一。近年来,丽江开展“三多节”“他留粑粑节”“彝族火把节”等特色民族节庆活动,推出“丽江等你来看流星雨”观星季、“一滴水经过丽江”研学季、“避暑胜地 露营天堂”露营季等一批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丽江多元文化的魅力,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节庆活动的举办,丽江古城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游客,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繁荣。同时,这些活动也成为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中。丽江的旅游品牌因此更加鲜明,成了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我们还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创意内容和设计理念,开发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产品,打造丽江礼物、丽江的花等文创品牌,推出一批民族服饰、东巴纸、蜡染、珐琅银器、烙画、土布包、白族刺绣和石木雕等文创产品。”和丽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