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价值与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简称“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语言文学凝聚着人文思想与人文情怀,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将传统文化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全过程,不仅能够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汉语言文学专业蕴含的传统文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深具人文精神的学科,可通过散文、诗歌、小说等艺术表现形式使传统文化更加生动和具体,具有传承、发展和创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信仰、行为方式等,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汉语言文学专业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贯穿了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语言文化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等课程,涵盖了语言与文学两大知识体系。语言文化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知识和语言知识,辅以史学知识、哲学知识等,涉及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以下三类内容。一是中华传统美德。表现为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笃实宽厚、刚正不阿等品质。如曹操的《龟虽寿》,蕴含着自强不息的豪迈精神,强调人要树立远大志向。二是中华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灵魂,蕴含着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以德为本的人生观、以和为本的价值观,而这些深刻体现在历代文学作品中。文学作品根植于生活,映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地域文化,并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文关怀和精神追求。三是思想理念。如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等,赋予了汉语言文学独特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风格。

传统文化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价值意蕴

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能够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提供重要的思想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两者融合具有多重价值意蕴。

一是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传统文化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将传统文化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从历史文化、社会变革等多个维度深入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也能使传统文化成为现代文化创作和表达的元素,激发新的创意和灵感,不断创新和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

二是有利于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实效性。如今,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不局限于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研究,而是更加注重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在文学、语言学、文论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在文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汉字的造字原理和演变规律,可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中,通过学习《诗经》《史记》等历史文献,可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了解。

传统文化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实践路径

传统文化要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就必须要使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高校专业培养目标保持一致,与人才培养要求相契合。

从思想维度上,要更新教学观念,明确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与汉语言文学专业融合的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首先,开发蕴含传统文化的精品课程,确立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连接点。这一过程需要调动多元力量参与,发挥各主体在教材编写、课程安排等方面的驱动力。如在教材编写上,需要适当增加传统文化元素在教材中的内容占比,选取适当的案例融入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应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主干课程为基础,选择能够凸显传统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并通过引导学生研读作品,加深其对传统文化背景和相关历史事件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带动学生探讨现代文学作品是如何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又是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被赋予新内涵的,促使学生领会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其次,在教学时要积极引入现代教育方法,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影片观摩等,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应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呈现教学内容,在课堂内容与学生之间构建良性互动关系。如在课堂上播放《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等文化精品类节目,有效拉近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从实践维度上,主要可从两个关键方面着手,一是要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巩固文化主体性。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理解能力等决定着教学质量,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保证汉语言文学教育有序开展。首先,教师应加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只有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文化底蕴,才能满足传统文化的教学需求,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传统文化。其次,学校应定期组织学术活动,如举办论坛、讲座、研讨会等,为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使教师不断吸收新的学术成果,更新知识体系,并有意识地提高教学水平。二是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教师应挖掘并利用高校丰富的校园文化资源,策划并组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带领学生参加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学实践。如经典文化诵读、情景剧演出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此外,应充分利用所在地的博物馆、文化馆等教育基地,借助校外文化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

不同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承载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在传承传统文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在教学中激发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强大的生命力,并进一步发挥其育人作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康梅兰,江西工程学院)

2024-11-13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8675.html 1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价值与实践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