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英语教育不仅是语言技能的培养,更承载着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高校英语教学多侧重西方文化的介绍与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承,尤其是红色文化的融入则相对不足。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革命精神,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高校英语教育中,用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刻的历史内涵的地方红色文化,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传承红色文化。对此,高校英语教育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以地方红色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奋斗之青春勇担民族复兴之大任。
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提升学生传承红色文化的积极性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革命精神,为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精神源泉。对高校英语教育而言,要想更好地将其与地方红色文化融合,更好地发挥其文化传播效能,就要积极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
其一,可从校园建筑入手,在其设计布局时,将一些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例如,可以在校园内放置一些与革命事迹或者革命人物相关的雕塑,并在旁以“中文+英文”的形式设置解说牌;积极建立地方红色文化展览馆,并在展馆内设置专门的英译版红色文化著作专区,既能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接触到地方红色文化,又能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从而为英语教育和红色文化的融合提供文化桥梁。其二,高校要充分发挥英语社团的影响力,给予社团一定的活动经费支持,鼓励社团成员积极组织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社团活动。例如,开展与红色文化相关的英语演讲活动、用英语为红色影片配音等,在丰富多彩又富有教育意义的社团活动中提高学生用英语传播和传承红色文化的积极性。
提升教师红色文化素养,助推红色文化融入英语教学
高校英语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在助推英语教育与地方红色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重视提升英语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鼓励其积极承担起传播红色文化、引导学生明确红色文化价值的责任。
其一,高校英语教师应积累红色文化知识以逐步提升自身红色文化素养。例如,教师可借助互联网学习平台,主动搜索并浏览红色文化著作,从中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内涵和价值意蕴,并运用英语对著作内容进行翻译。这样既能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也能助推高校英语教育内容与红色文化融合。与此同时,教师也可在闲暇之余参观当地博物馆、红色基地等,切身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进而在课堂中将红色文化与英语教学进行良性结合。其二,高校也可通过培训、开办讲座、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和研学活动等形式,为英语教师提供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机会,让教师在各种红色文化活动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在英语教学中自觉传承和弘扬地方红色文化。
创新高校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红色文化传播的趣味性和多元性
其一,高校英语教师要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中蕴含的智慧结晶和丰富内涵,将其与英语教材内容有机融合,确保大学生能够在英语课堂上用英语来学习、讲述与地方红色文化,以及相关的革命事迹和革命人物故事,为其未来对外传播红色文化提供知识支撑。其二,高校英语教师应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以红色文化内容为导向,合理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英语口语教学环节,教师可积极为学生提供与红色文化相关的英语口语练习内容,并播放红色经典影片或纪录片的英译版本,在帮助学生增强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上,丰富英语教学内容,并于潜移默化中增加学生的红色文化知识储备。在英语翻译教学环节,可整理地方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红色精神和红色故事,在英语句式讲解过程中,以此内容为例进行汉译英训练,以提高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在英语实践活动中,可以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南昌起义等革命历史为蓝本,组织学生编排红色文化英语短剧,在剧目的编排演练中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其三,高校英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地方革命纪念馆、展览馆等场所,在参观过程中用英语介绍馆内的红色文化资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外国友人提供英文讲解志愿服务,助力对外传播红色文化。其四,教师在肯定学生教育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结合英语教材实际内容,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多样化的方法将红色文化科学融入英语教学过程。例如,采用案例教学法,将红色事迹作为案例应用于英语教学之中,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丰富红色文化传播内容;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分章节扮演《红岩》《青春之歌》等红色经典著作中的角色,引发学生对红色历史、革命人物故事的深层次思考,进而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实现课程目标,激励学生做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红色精神的实践者。
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精神导向。将高校英语教育与地方红色文化融合,不仅能够提升英语教学效果,拓宽学生红色文化知识面,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向外传播和传承红色文化奠定专业基础,是焕发红色文化魅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高校要继续为红色文化与英语教育有机融合提供途径支撑,在多样化、可持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让红色文化资源在英语课程建设中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王世亮,榆林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2022年度榆林市科技计划产学研项目“绥德师范红色校史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 :CXY-2022-117);2023年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研究项目“绥德师范红色校史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 :CGJL037);“对绥师红色校史的挖掘和引用到高校英语教学的研究”(项目编号 :2022-SSZX-1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