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在教育部牵头推动下,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在各地快速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是由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职业院校、科研单位及行业企业等多领域参与者共同构建的合作框架,旨在通过集体协作推动职业教育的进步,形成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共生生态系统。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旨在汇聚并有效利用各类产教融合资源,打破校企合作中“政策真空”“校热企冷”“联而不合”等困局。在文旅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结合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功能定位,构建文旅类专业人才培养实施路径,已成为教育领域和文旅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功能定位
市域实现职业教育单元全覆盖。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首要特征是“市域”,要求联合体的构建必须立足于市域产业需求。一方面,由于产教联合体参与主体众多、建设操作复杂,由功能完备的市级政府牵头组建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产教联合体,突出政府的主体定位,有助于确保各类资源对职业教育的有效支撑;另一方面,从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布局来看,市域层面已经可以覆盖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而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本就是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责和价值所在。同时,“市域”概念更多的是立足产业园区层面,一些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可以跨越行政界线,建立跨行政市域的产教联合体。但归根结底,市域产教联合体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
市域产教融合加深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国家、地方出台了诸多积极政策举措以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市域产教联合体是继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城市和产教融合型企业等宏观项目,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建设的职教集团、产业学院和现代学徒制等微观项目后,一个由地方政府统筹、产业园区主导,链接宏微观产教融合功能的中观项目。产业园区是资源集聚的载体,有健全的组织结构和完备的产业链,这既能解决产教融合政出多门、各行其是的难点,也能改善其产业资源分散、主体利益冲突的现状。
市域产教联合体保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实体化运营。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多种形式中,现代学徒制由于缺乏学徒培养的利益补偿机制而举步维艰;职教集团和产业学院通常缺乏有效的法律实体,多数没有独立的财务系统,也不能形成具有约束力的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而相关政策规定,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构建要达到产权明晰、组织完备、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要求,就要使生产与教育一体化运行。在联合体中,通过建立实体机构、明确法人地位,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设立专项运营基金,共建教育资源、统一人才培养标准等手段,可形成实质性资源整合和利益共享。
市域产教联合体下职业教育文旅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文旅产业是将文化、旅游、娱乐、教育等活动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产业,它通过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而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文旅产业以其文化的感召力、形象的亲和力等软实力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场域。然而,当前文旅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脱节。市域产教联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一,精准对接市域产业需求。文旅产业根植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社会结构及经济发展水平,天然带有地域属性。不同地区的文旅产业园区各具特色,文旅消费者偏好也各有不同。因此,文旅管理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基于地方文旅产业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充分发挥院校资源禀赋优势,准确把握人才培养方向,合理设计课程体系,确保教育内容与产业实践同步更新。目前,全国各地陆续成立康养、休闲旅游、精品、文创、国际文旅服务、研学、数智等文旅市域产教联合体,体现了市域产业特色和院校优势,有助于推动地区文旅产业的创新升级,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第二,实体化运营优化资源配置。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在政府统筹下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民营非企业组织。具体运行中,可由产业园区管委会牵头,建立包含各方代表的决策机构,理顺业务流程,健全管理和监督制度。其中,管委会统筹协调联合体的运行,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搭建多方交流平台等形式,确保信息畅通、共享。职业院校与文旅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工作室、项目中心、定点培养班等,确保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衔接与贯通,缩短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期。校企双方通过联合营销、活动策划等方式共同打造教育品牌和文旅项目品牌,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和文旅产业品牌影响力。
第三,统一人才认证标准确保各方利益。市域产教联合体集合了区域内众多企业和学校,各方均需提供人才培养的资源,这不仅分摊了人才培养成本,也扩大了人才选择面和就业面。但联合体内企业人才需求存在差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也存在差异,统一的人才认证标准不仅可为联合体提供高效透明的劳动力市场,还能保障学生、教育机构和企业等各方利益。文旅市域产教联合体的人才认证标准要涵盖文旅行业文化遗产保护、景区开发与运营、文创、推广与营销、智慧旅游技术等多个细分领域,以确保认证标准的复合性和通用性。
市域产教联合体为文旅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市域产教联合体,高职院校能够与市域文旅企业、景区、酒店等共建实践平台、同步创新课程内容、共享师资、拓宽就业渠道,但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高效运行还需不断探索与优化合作模式,加强各方深度交流与融合,共同应对挑战,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文旅管理人才,为文旅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陈林,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基于共生理论的高职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4SKGH3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