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国内游客接待8393.7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93.13亿元;泰山景区接待进山游客861.97万人次,同比增长301.36%,比2019年增长106.41%,刷新历年游客接待量最高纪录;文旅产业实现增加值340.30亿元,占GDP比重10.2%,比上年度提高1.2个百分点……一连串亮眼的数字,彰显了泰安文旅的澎湃动能。
近年来,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按照泰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瞄准打造国际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和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坚持串珠成链、山城联动、全域融合、转型升级,大力推动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泰山旅游向全域旅游、城市流量向发展增量、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着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的方针政策,打好组合拳,奋力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2023年,泰安市被新评为“中国最具文旅投资价值城市”和“2023美丽中国首选旅游目的地”。
政策供给由市内激励向内外结合转变
为进一步促进泰安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激发旅游业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为了激发游客的旅游热情。泰安市出台了《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政策》(简称《奖补政策》),改变原来单一奖励市内文旅企业激励政策,向注重内外结合转变,既助力市内企业转型升级,又充分调动市外企业积极性。
在市内激励方面,制定酒店、民宿评星定级最高200万元的奖补政策,引导9家酒店提交星级评定申请。去年,泰安1家酒店创评为五星级旅游饭店,是近两年来省内首家,3家酒店新评定四星级旅游饭店,数量列全省第二;17家民宿新入选省五星级、四星级旅游民宿,列全省第三。
市外激励方面,为吸引外地游客,针对市外旅游团队、旅行社制定“引客入泰”单次奖励措施,有6家外地旅行社、8个旅游团队达到政策奖补条件,单次最高申报奖补资金5万元。
“泰安市《奖补政策》的出台,让旅行社重点推泰山旅游线路的动力越来越大,下一步,将努力整合泰安各方面的旅游资源,让泰安成为游客的首选目的地。”获得“引客入泰”单次奖励的北京中凯国际研学旅行股份有限公司计调主管浩庆环表示。
此次《奖补政策》涵盖文化产业园区、印刷示范企业、特色街区、文创产品开发等各类涉旅企业,对激发文旅市场活力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同时,直面当前文旅行业“痛点”“堵点”,坚决克服财政压力,拿出“真金白银”对文旅市场主体进行培育扶持,奖补力度之大远超往年。此外,《奖补政策》对旅游度假区、A级景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给予奖励扶持,持续增强文旅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提升了全市文旅业态功能。
串珠成链由“一山独大”向全域旅游转变
在过去,游客一到泰安就爬山,爬完泰山直接返程是普遍现象。可以说泰山作为顶流IP,为泰安文旅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光芒也让泰安其他景区黯然失色。如何使泰山“流量”变泰安“留量”,使泰山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是泰安文旅的使命课题。
为破解这一课题,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围绕大旅游理念、“一盘棋”思想,系统化整体谋划,确定“一核引领、五区聚力、多极辐射”的发展战略,构建“一山三湖、一城三廊”发展布局。在去年实际工作中,把景区景点联动作为“泰山+”串珠成链的切入点重点突破,通过互联网手段、利益链接机制、服务质量提升等创新举措,将21家市内热度较高的景区景点与泰山建立起紧密联动关系,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核心要素,设计10条推荐线路,试行推出“发现不一样的泰安”泰山+惠游套票,既破解了多年来“串珠成链”难题,实现景区间的优势互补,又有效把泰山流量导向泰城、导向全域。
如今,游客来泰安,除泰山外有了更多选择。东平大宋不夜城、泰山九女峰、泰山石敢当文化园、徂徕山森林温泉康养度假谷、泰安老街、泰山秀城、泰山皮影等众多有品质的景区景点、非遗表演项目等吸引了游客体验打卡。
“‘发现不一样的泰安’的案例被山东省委改革办作为半年督察典型改革案例在全省推广。”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去年年底,泰安推出的套票产品在各大OTA平台累计售出32940张,据测算,实现游客引流6.77万人次,新增约4万个住宿接待人天数。
旅游吸引物由项目吸引
向项目与环境并重转变
2023年,泰安市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模式,持续加大项目建设的力度,实行市、区主要领导分级挂帅包保,实施重点文旅项目攻坚行动,强力推动重点项目落实落地。
位于泰山区博阳路77号的泰山军事博物馆于3年前筹划建设,在2023年确定为重点攻坚项目后,于当年10月21日开馆运营。“该项目的建成,填补了泰安文旅市场军博类文旅项目的空白,博物馆运营至今,已接待政府部门、企事业团体、研学团队、高校等团体参观500多批次,国内外各类游客约17万人次,实现了良好的社会价值。”项目攻坚包保联络人泰山区文化和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章剑介绍。
去年以来,泰安市重点项目建设产业优势越发明显。华东野战军攻济打援指挥部旧址、泰山桃花源等13个项目列入山东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泰山石敢当文化园6月开园,年内接待游客23万人次。新升级打造的东平大宋不夜城持续火爆,带动东平县接待游客1349.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7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9.45%、196.62%。
游客的口碑是文旅发展的“金字招牌”。为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改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泰安市在推动项目建设、提高文旅发展质量的同时,优化提升旅游环境。为着力解决旅游旺季游客反映的突出问题,在去年6月高规格成立全市旅游环境优化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组建7个优化提升组,开展旅游环境优化提升集中行动。
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根据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梳理涉旅问题4347条,拉出了问题清单,起草《全市旅游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针对牵头整改的10个问题,分解任务、压实责任,整体谋划、分步推进,在联合有关部门全力开展好文旅市场秩序集中督导检查行动的同时,建章立制,全力推进旅游环境优化提升。
经过5个多月集中整治,全市游客万人投诉率下降56.1%,即便在8月进山人数突破138万人次、日均4.5万人次的情况下,投诉率仍下降55%。今年春节假期,泰安接待游客272.54万人次,而接收各类涉旅舆情只百余条,旅游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成绩显著,泰安文旅形象持续提升。
市场开拓由国内市场
向国内与境外并重转变
围绕打造国际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和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工作目标,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巩固提升国内市场的同时,强力开辟境外市场。
2023年,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围绕国内市场,面向目标客源地组织市场营销活动17次,靶向推介旅游线路11条、四季网红打卡地40处,实现全年省内外过夜游客同比增长104.79%,省外过夜游客增长195.17%。累计举办各类文旅节事活动329项,培育核心吸引力。其中策划“5·19”中国旅游日山东省分会场活动、山东省乡村文化活动年等高规格大型文旅节事活动18项,山东省副省长邓云锋先后6次到泰安参加文旅活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领导多次参加活动。
境外市场方面,全年境外过夜游客同比增长1297.34%。创新举办境外旅行商推广周活动,吸引8个国家近30家境外旅行商聚首泰安。举办第37届泰山国际登山节。其间,首次单独举办开幕式,邀请12个国家33位驻华使领馆代表和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海外会员城市代表,齐聚一堂、共襄盛会。策划“走进诗画泰安”2023海外友好使者金秋泰安行、中外文化旅游交流主题对话等大型文旅活动,更加突出国际交流互鉴。“走进诗画泰安”2023海外友好使者金秋泰安行活动历时3天,邀国内外嘉宾深度考察泰山、岱庙和大汶口考古遗址公园,充分展示泰安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黄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成果发布会及“登泰山 观天下”中外文化旅游交流主题对话会广泛邀请外国驻华使领馆、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海外会员城市代表等参会,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同时,突出国际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泰山经验更好走向世界。
“自去年上半年境外旅行商推广周活动举办至今,我们累计接待了10个入境旅游团。团队人数在20人左右,多为8天7晚行程。这次的马来西亚旅游团是今年以来接待的第3个入境旅游团队,团队游客60人,行程6晚7天,游客走过了泰安、曲阜、青岛、济南等地,爬泰山,观三孔,游青岛栈桥、大明湖、趵突泉等景点。”山东明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经理王长丰表示。
“通过实施一系列组合措施,泰安文旅市场持续火爆、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文旅业态不断丰富、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逐步显现,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了强力文旅支撑。”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