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0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夏日渐远秋已到


□ 管淑平


当迎面吹来的风开始泛着微微的凉意,当寒蝉声声吹奏着生命的绝唱时,我们知道,夏日渐远,秋已在门外。

立秋,属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它像是一篇序言小诗,以轻快的笔调、悠然的情思,将秋天的节奏缓缓谱写开来。一年的光阴已经过半,无论是气候的变化,还是生活的节奏,随着立秋的到来,都或多或少有了微妙的转折。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立秋的描述精简而形象:“立秋,七月节。立,建始也。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立为开始,揫即收引,不难发现,从立秋开始,万物都渐渐走向一种收敛的状态。

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的风是微凉的,凉得有了风度,从小暑的“温风至”到立秋的“凉风至”,处于季风带的人们,首先便是从风中感知到时令的变化。二候时,人们可以在空山新雨后的早晨看到一层朦胧的雾气,雾呈白色,但又尚未凝结成水珠,所以叫白露生。在立秋的第三候中,你还能听到感阴而鸣的寒蝉叫得更加响亮、凄切,就如同用生命的绝唱吹响了秋天的号角。

立秋标志着夏天即将远去,秋天随之而来,但并不代表暑热已经全然消退,其实,此时仍然处于伏天。民间素有“热在三伏”“秋后一伏”的说法。按“三伏”推算方法,立秋同大暑一样,仍处于“中伏”阶段,还有很多地区依旧上演着夏日里“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剧情。早在东汉年间,农学家崔寔就曾在《四民月令》中这样提到立秋:“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这种早晨和傍晚比较凉爽、中午十分炎热的现象也是立秋的气候特征,又因雨水较少,地表温度可能会超过头伏与二伏,所以人们形象地把这种天气叫作“秋老虎”,民谚中“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衣裳”的说法也能很好地与之印证。

每个节气都有相应的活动与习俗,立秋也不例外。立秋时,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会举行“咬瓜”活动,山东会通过包饺子、煮饺子的形式来迎接立秋,寄托五谷丰登的愿望,而江浙地带则流行“摸秋瓜”“贴秋膘”等风俗。

在众多习俗中,秋社算是独具特色的一个。通常人们会在立秋这天选择应季的瓜果蔬菜等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淮南子》中记载的“秋为矩,矩者,所以方万物也”,说的就是秋神如同一把尺子,规矩万物,管理万物,用规矩和德行教化、影响人们。

《说文解字》上说:“秋,禾谷熟也。”“秋”字本义代表着谷物成熟。而甲骨文中的“秋”字则更像一只蟋蟀的形状,因为蟋蟀多在秋天鸣叫,所以也被称为秋虫。随着立秋的到来,梧桐树开始落叶,于是又有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说法。立秋,处处都透着美感,如一个甜甜的梦,但却真实,澄澈,静美。

2021-08-10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8600.html 1 夏日渐远秋已到 /enpproperty-->